默留城。
“太爷爷,您怎么又出来了。”看着身后跟着的沈忠一脸无奈的表情,蓝桥也不好再说什么。
她一身银色铠甲站在城墙上督战。
“没事,太爷爷还撑得住。”沈老将军拒绝蓝桥搀扶,看着城墙下挖壕沟的战士。
“唉,这壕沟挖的再深,也挡不住一天。”
“唉,老头子还是不中用了,连个阖门关都守不住。”
“这不怪你,太爷爷,漠北计划一年,就为今天这一战,更何况,谁也没想到,他再关外就收买了村民。”
原来上次村民撤离阖门关,进驻默留城的时候,不小心落下了一个村民,前几天才发现他原本就是漠北人,上次是故意留下的,就为了里应外合。
守城大忌就是里应外合,如今敌人进关,剩余一万兵力只能退守默留城。
楼下的士兵正在挖沟,壕沟深约三米,却只能抵挡敌人一时,军中的粮草不多了。虽然城里还有许多百姓自发送来粮食,但供应城中一万将士,还是捉襟见肘。
最可怕的不是粮草,却是兵器也不多了,床弩早就用尽,石炮在城市中也发挥不了大作用,不像阖门关,关内巨石应有尽有。而仅剩的连弩也只能支持十天左右。
如果援军十天内赶不到的话,最后连弩用尽,只能出城肉搏,而这是下下之策。
我方还剩一万兵力,而对方的士兵却还有三万。可见当初谣传漠北带领三万大军攻城一说乃是假象。
王诚身为大将军,仅凭谣传就带走了一大半的士兵、武器和粮草,可见其人刚愎自大,听不得别人建议。从这几天攻城来看,不算上拖着王诚十万大军的人马,仅是这次攻城,敌方就带了五万人左右。
蓝桥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心里胡思乱想:不知道陆殿臣有没有帮到忙,希望他还是对自己有一点喜欢吧。
虽然听起来有点卑鄙,但这是目前她能想到的最快的办法。
“报,将军,敌袭。”
岱钦好像察觉了城内的窘境,这几天攻城的力度都比以往要大。
今天是最后一天,连弩用完了。
今天城外又在叫嚣了。
蓝桥摸着腰间的软剑,它已经陪了她好多年,但是今天却派不上用成了,这把剑适合突击杀人,但却不适合上战场。
桌子上还放着一把刀,一把砍下敌人无数头颅的刀。
是今天早上老将军亲手送过来的,陪了老将军一生的刀。
这把陪了老将军大半辈子的刀叫做百胜刀。
这是一把三尖两刃刀,刀身寒光闪闪,刀柄被摸的滑溜溜的,可见平时被人保养的很好。
她站起身来,理理身上的铠甲,看着铜镜中模糊的容颜,果断拿起长刀,向外走去。
大街上安静无声,百姓自发地藏在家中。
这或许是默留城的最后一天,或者新的一天,今天也该了结了。
这默留城果然应了他的名字,墨留,莫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