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室众多公主中,钟如意是最平庸的那个,她长得不算出挑,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既让人挑不出好,也摘不出错,若她不是嫡公主,放在人堆里只怕会被淹没。
几个一心为大魏着想的臣子不约而同开口:“陛下不可!”
**的景仁帝没有给众人发难的机会,一句话堵住了臣子们的话:“孤……意已决!”
出头的大臣还想多言,然而侍立在前排的几个一品大臣已率先伏跪,同时嘴里高呼:“陛下圣明!长公主千岁!”
众人纵使心有不愿,但看到深得皇帝信赖的几个老臣都跪了下来,也只能顺势跪下来。
钟如意被三言两语推上风口浪尖的位置,成了大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权者。
千岁声震耳发聩,钟如意后知后觉地转身,放眼看去,红袍大臣伏跪一地。
她心中生出恍如梦境般虚幻的错觉。
再转头,发现自己的父皇已悄然阖眼。
身边的母后大喊一声陛下,地上伏跪的臣子们立刻跟着皇后声呼万岁。
一时间,有人失声痛哭,有人追忆往昔,还有人自表忠心。
钟如意看着昔日疼爱自己的父皇撒手人寰,心中说不出是悲伤较多,还是荒谬较多。
悲伤是因为父皇死了,荒谬是因为众人比她这个景仁帝的亲生女儿还要悲恸。
生老病死乃常事,钟如意亲身经历过一次死亡,远比常人更能看得开,所谓死亡,不过是从一个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
在满屋伏跪的人群中,只有钟如意一个人站着,她不哭也不闹,看上去尤其格格不入,就好像**躺着的根本不是她的父皇,而是一个陌生人。
丞相张明灼跪在地上,抬头看到大长公主脸上全无凄哀,而是一反往常的沉着冷静,心下有些许惊愕。
景仁帝生前就旁敲侧击地提醒过他,说自己会把大魏交到长公主手上,并且拜托他多照拂女儿,如今看来,长公主似乎不需要他照拂,她自己就成撑起一片天地。
于是他也收敛了外放的情绪,双手撑着地板站起来,一步步走到钟如意身边,以臣子的姿态,稍稍颔首,开口询问:“长公主殿下,如今陛下薨逝,朝野内外都需要殿下做主,敢问殿下,陛下的后事该如何安排。”
丞相乃百官之首,朝中的官员都可以因先帝离世而伤怀,唯独他得保持头脑冷静,若是连统领百官的丞相都拎不清时局,那大魏就离亡国不远了。
钟如意神情平静地答道:“丞相拿主意就好。”她的语气听上去毫无波澜,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
然而事实上,她对于自己被封为辅国长公主这件事毫无准备。在大魏生活的这么些年,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她改变不了这个时代,她跟这个时代没有共鸣,所以她一直扮演着平平无奇,且不谙世事的公主。
只是没想到,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她看不惯皇权至上的思想,自己却成了皇权至上的代表。
我本无心惹尘埃,奈何风吹尘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