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班妱随便吃了几口早饭就出了门,宋恒跟她一起,只是他去学院,班妱和大柱带着大黑二黑去附近的村子打听。
一天下来班妱跑了十几个村子,不过收获也不小,已经有好几百户人家愿意做这笔生意,最主要是班妱提前给了工钱,没有人不想挣钱。
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在冬天来临之前把冬衣做出来,必须要更多的人一起做才行。
所以第二天一早班妱又早起出了门,一连三天班妱整日不着家,把整个杨林镇都跑完了,后来没有银子了就跟满仓预支了粮食,用粮食来低工钱,好在善良朴实的村民们都答应了。
觉得还不够就去隔壁镇的村子上去找,所有事都是班妱亲力亲为,后来二娃子听说了,也一起帮忙,而嘴上说着会派人的县令始终没有派人过来。
忙活了五天班班妱终于有机会喘口气了,第一批找到的人已经做好了很多冬衣,二娃子他们就帮忙各个村子去收成品,每天都能拉回了整整一大车。
“太多了,这样下去家里根本没有地方可以放了。”二娃子说道。
班妱看着满满当当的院子也这样觉得,于是就给赵荣棠去了一封信,写好了觉得自己的字迹和他的一比较太过难看,怕被他笑话,所以找了宋恒帮忙抄了一封。
拿了赵荣棠之前给的玉璧,把信送去了驿站,特意交代要加急。
一日后,西南军营。
马上要过冬,两国进入休战时期,赵荣棠也带着亲卫搬进了玉城,只是每日要去军营练兵。
这日从军营回来,亲卫拿着一封信风风火火进来了。
赵荣棠蹙眉:“怎么,朝廷来信了?”
亲卫摇头,郭霖已经把信接了过来。
“我说为什么如此着急呢,原来是班姑娘来的信啊。”
给了送信的小子一个赞赏的眼神。
不愧是我带出来的兵,跟我一样有眼色。
想着把信放在了赵荣棠面前的书案上。
“公子亲启。”
赵荣棠哪里有心思去捉摸他话里的揶揄,心里想着的都是冬衣,赶紧拆开了信。
信的内容简明了当,甚至都没有问候,直接说让他去取冬衣。
当然这信是宋恒后加工的,班妱原来的信可是象征性写了许多关切的话,只是到了宋恒的笔下,把“棠大哥”三个字眼都给抹去了。
尽管这样赵荣棠也极其高兴,赶紧把信递给郭霖。
郭霖看后激动地直拍大腿,连呼三声:“好,好,太好了!”
“快去安排车马,去杨林镇取冬衣。”
亲卫一听也激动得不行,赶紧去安排车马。
郭霖看着信,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班姑娘真的做到了。”
“这下将士们可以熬过这个冬天了。”
郭霖越说越激动:“怪不得公子对班姑娘心心念念地记着,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让我娶她报恩我也愿意。”
话落就觉得一道凉飕飕的视线瞥了过来,郭霖吓得缩了缩脖子:“公子别这样看我,我开玩笑的。”
“班姑娘这样优秀的姑娘家,我这个糙汉怎么能配得上呢。”
赵荣棠轻哼:“少废话,还不快去安排一下跟我去杨林镇。”
郭霖惊讶:“公子您要亲自去?”
“不然呢?”
他必须得当面感谢班妱才行。
收到信的当天赵荣棠快马加鞭连夜赶路,第二日一早就到了杨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