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年,开春后农民开始了劳作,镇上的铺子也都开了张,班妱一家人又搬去了镇上去住。
在他们搬来的第二天,赵荣棠的信到了,说边关战事吃紧,可能不能过来,不过却有一个好消息, 朝廷的粮草和军饷终于到了,他已经派了郭霖把之前欠的钱亲自送来。
送到信的当天郭霖就到了,亲自把银票交到她的手里,一刻也没停留就走了,只说了一句战事要紧,没时间停留。
信中赵荣棠说过,又见郭霖连喝口茶的时间也没有,从未关心过战事的班妱难免也紧张了起来。
就连平时看赵荣棠不顺眼的宋恒也时常会问起赵荣棠最近有没有来信。
到了二月,班妱和宋恒过生日,明显两人都没有多少心思庆祝,不过周氏还是准备了丰盛的晚饭。
这一年班妱十四岁,宋恒十二岁。
边关的战事持续了一年,班妱给赵荣棠写过很多封信,但是回信却寥寥无几,就算回信也只是几笔带过,从不跟她多说战场的事。
这一年的时间班妱又开了两间铺子,继续扩大种植产业,在杨林镇上已经是无人不知的女商人。
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可是前方的战事还没有停,而且写过去的信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信了,班妱难免担心。
不知道他们粮食够不够,不知道冬衣有没有准备好。
周氏把她的担心看在眼里,不由打趣:“咱们妱儿长大了,心里开始藏着人了。”
班妱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
“阿娘觉得我喜欢棠大哥?”
周氏含笑:“不然妱儿为何整日为他担心?”
班妱摇头:“我也不知道,每每想起他就不由担心。”
“十分想念?”
班妱认真想了想:“倒也不是,就是担心。”
“这是喜欢吗?”
周氏抿唇轻笑:“妱儿觉得呢?”
班妱想不明白:“不知道。”
“如果今日陷入这种境地换做是二娃子,妱儿也会担心吗?”
“当然了,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若是胖胖呢?”
班妱顿了顿:“他是弟弟,是家人,自然更加担心。”
“所以赵大人在妱儿心里和二娃子他们是一样的?”
“嗯……我也不知道。”
周氏感叹:“我们妱儿长大了。”
只是在班妱亲事这方面,周氏一直拿不定主意。
主要胖胖对妱儿的态度一直让她捉摸不透,也不知道他对妱儿到底存了什么意思。
为了弄清儿子的心思,防止他以后留下遗憾,周氏当天晚上找宋恒谈了话。
“胖胖已经十二了,也快到了议亲的年纪,跟娘说说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宋恒正在看书,听见问题头也没抬:“我喜欢娘这般温柔娴静的。”
看来妱儿是没希望了。
想着心理不由遗憾。
而两人没有发现的是,门外正想敲门的班妱把他们的对话都听了进去,抿了抿嘴转身离开了。
本来想跟宋恒说明年县试的事,不想他们正在聊这个,还是明天再找他说吧。
第二天一早班妱当着周氏的面说了县试的事。
“明年就县试了?”周氏惊讶问道。
宋恒点头:“同窗都决定明年下场,我也想试试,况且夫子也赞成。”
听见夫子赞成周氏倒是放了心:“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阿娘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