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连连点头,欢喜道:
“这才好,且不说我们,你也的确是该好好歇歇了。这看你每天这么累,我们也是跟着心
疼。”
她们是知道贾珏每天有多忙的,可这又都是正事,根本不能劝,也只能心疼了。
贾珏看着凤姐儿的肚子,笑道:“这要是个女儿就好了,可惜现在还看不出来,还得等半个多月。”
两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若是再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儿女双全了。
这对贾珏来说简单,因为他的女人多,别说儿女双全,就算是子孙满堂都不难。
但对凤姐儿来说很重要!
凤姐儿虽然也希望肚子里的是个女孩儿,但还是故作恼怒的说道:
“好哇!你果然是偏心的!她们肚子里的是男娃就好,我肚子里的就得是女娃才好?哼~这里我是呆不下去了,我走了!”
说完就作势起身要走,还特意瞪了贾珏一眼。
贾珏拉住凤姐儿的手,‘求饶’道:黛玉和湘云都笑的厉害,知道这是在说笑呢。
“好凤儿,是我说错了。不管是男孩儿女孩儿,我都喜欢!我发誓!”
凤姐儿哼哼了一声坐下,随后看着黛玉和湘云的肚子,促狭道:
“你们俩这都三四个月了吧?好像是可以了哦~”
黛玉和湘云都红着脸啐了一声,逗得凤姐儿哈哈大笑。
让你俩刚才笑我!
贾珏见黛玉和湘云都嗔怪的瞪了自己一眼,嘿嘿一笑说道:
“我们还没吃呢,小凤儿一起吃点。晚上留下吧,指导指导!”
黛玉和湘云都是大羞,这事儿还有指导的?
凤姐儿却是眼前一亮,小声道:
“让她俩都换上凤袍......”
大明宫。
贾珏看着
大晟新立,这些朝臣真的是一个人当做三个人来用。
尤其是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真的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耗子还晚。
康浩崔磊他们几个,这会儿肉眼可见的老了不少。
要知道这才过了大半年而已!
他们这些人并不比贾珏轻松,甚至可以说有的时候比贾珏还累。
贾珏只要掌握好大方向,哪怕是奏折也是看内阁给完建议的。
虽然什么都要操心,但更多的是提出一个想法。
而朝臣们这是要细致的规划出条条框框,然后在删删减减,最后在去一点点的实施。
他们还要盯着每一处政策的实行,还要处理本身朝廷的政事,还要关注境外大军的情况,还要关注国内民生的情况等等....
议完了正事,贾珏缓缓说道:
“这段时间,诸位爱卿都辛苦了。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诸位爱卿的功劳,苦劳,朕都记得。”
贾珏说的诚恳,也是发自内心的。
这让不少朝臣都笑了,毕竟一开始他们扶贾珏上位的时候,其实也担心过贾珏刚愎自用。一来贾珏年纪小,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二来贾珏在战场杀出来的,自然有一股血性。
但没想到贾珏做了皇帝以后,虽然对外手段强硬霸道,但是对他们还是多有体谅的。尤其是这会儿说的这些话,也是让他们心里舒坦的很。
一些新提拔上来的官员眼窝子浅,都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想想这段时间起早贪黑,昼夜不分的辛苦,连媳妇都顺不上了,这般的劳累总是没有白费。
“陛下过誉,臣等职责所在,分内之事!”
群臣行礼,贾珏笑着摇头道:
“虽是分内之事,但你们都做的很好,远远超出朕的预期。从朕登基之后,你们便日夜不休,辛苦你们了。”
“后日就是中秋佳节,眼下国内已经安定下来,国外之事也进展顺利。朕决定休沐几日,让大家都休息休息。”
“这段时间诸位爱卿怕是一个圆囵觉都没睡好过,这几天好好歇歇,也算是朕弥补一下诸位爱卿了。”
群臣都是一喜,但也有不少人欢喜过后有些犹豫。先是康浩站出来说道:
“陛下,如今虽然内外都无大事,但变法革新之事,还有新颁布的政策之事,还是有不少堆积的。这个时候休沐...”
贾珏摆了摆手笑道:
“一直这么做事,头脑昏沉,做事效率也会下降。不如都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养好了精神在回来做事。从明日起,休沐五日!以后每五日休两日!”
“后日朕会在宫中摆下中秋夜宴,诸位爱卿都要来热闹一下。即是庆祝天下太平,也是朕犒劳诸位爱卿!到时候可不许缺席啊!”
“六部所有六品以上官员,全都入宫!六品以下官员,朕也会让人送去酒菜,算是朕的一番心意。回去和他们说,可不许嫌弃啊!”
群臣哄然大笑,然后齐齐行礼应喏。贾珏轻叹了一声继续说道:
“这段时间你们的身体也熬的厉害,朕稍后会让太医院派太医去各位爱卿府上给你们瞧瞧,该补的就补,不要累坏了身体。”
前面的话,群臣们还有些激动和兴奋的。毕竟劳累大半年,总算是能休息几天了。
这大半年,就算是家里爹娘生病了,他们都不敢请假。就是因为事情太多了,根本离不开人!
而且这个时候离开,再想回来可就未必还有位置了!
因为事情太多,你走,就一定会有人被调过来接手你的事儿!
贾珏又说中秋夜宴犒劳他们,这足以证明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而现在贾珏竟然愿意派出太医给主动上门给大臣们把脉看病,这可就不只是加恩了!
要知道太医院的太医,都是宫廷御用。
只有一些极为受宠的官员,才会在生病的时候,得到皇帝授意,派太医过去看看。“臣等惭愧,谢陛下隆恩!”
贾珏摇了摇头笑道:
“是朕要谢你们!这大半年若是没有你们,朕没这么容易稳定局势。没有你们,很多政策,很多事情,都无法开展。这是你们应得的!”
贾珏是真心说这些话,没有半点的虚假。
他知道,
这些官里面,不全都是好官。
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官,明官。但这些人全都是能做事的官!
这些人在,他最少省了九成的力气来变革新法,推广新政策。
尤其是一开始立国的时候,就是这些人强撑着把框架给搭起来的。
若不然就靠着忠顺郡王造反时下马的那么多的官员,朝廷就算是瘫痪了都正常!就是这些人,扛着压力,一步步的将朝廷给抬到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