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声响起,钟妈妈收起抱怨的脸色,马上换上了笑脸。
红姑见状,笑的更加欢乐。
钟妈妈回头,尷尬骂道:“死丫头,你別向著外人笑话老妈!”
来人正是嘴里念叨的韩永辉,身后还跟著好几人。
韩永辉早已跟丈母娘熟悉,隨意叫了声“阿姨”,就直奔红姑而去。
红姑穿著一条裸色开叉宽鬆连衣裙,丰多姿,脚上踩著拖鞋,容光焕发。
玉手拿著一杯半满的橙汁,小口抿著,越来越有女人味。
要是不看肚子,根本看不出孕妇模样,才23岁,保养的又好,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青春靚丽。
韩永辉没皮没脸笑著,红姑却幽怨的朝他翻了个白眼。
隨后看到后面来人,她赶紧笑著起身,扒拉开正要献殷勤的臭男人。
“阿姐,好想你”
施南生也来了,两人热情拥抱。
“我也想你。”
许久没看到钟楚虹,施南生也是非常想念,一手楼腰,一手稀罕的抚摸红姑肚子。
当初还是她做主把对方签到的梦工厂,心想或许没有自已的举动,两人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
只是苦了自己的好闺蜜,估计还在美国伤心难受,之后还劝说过林清霞主动回来,可也是倔强脾气,就是不愿意低头。
“姑姑、姑父。”
如此大事,姑姑韩芳慧、姑父林朝雄作为韩永辉唯一的一家亲人,比韩永辉还上心。
如今的韩大作家算得上香江豪门家族,姑姑一家人就是他的嫡系,虽然能力有限。
要不然韩永辉也不会放心把自己的安全交给表哥林华亮。
姑父大男人一个,不会讲什么漂亮话,他来的意义更多是代表家里长辈。
姑姑可让红姑高兴的不得了,只见姑姑亲热的拉著红姑:“阿红,阿辉没有父母,你也不要有其他烦恼,咱们不用请月嫂,姑姑照顾你。”
红姑羞涩的拒绝:“不用的姑姑,不能麻烦你———”
“你把心放肚子里,姑姑有经验,不比那些月嫂差。”
红姑无奈,看向自家男人。
韩永辉无所谓,摆摆手:“你自己决定。”
红姑嗔怪的翻个白眼,臭男人,什么都不管,只管你痛快。
最后商量下不用月嫂,姑姑和钟妈妈一起照顾。
半夜一点钟,四辆一模一样的宝马车朝养和医院驶去。
韩永辉倒无所谓爆不爆光,可红姑坚决不同意,她还想继续她的演艺事业,不希望曝光。
医院这边的保密工作也已经做好,安安心心住进了病房。
病床还算宽,韩永辉和钟楚虹两人睡在一起不拥挤,其他人在另外的房间。
私人医院就是这点好,只要你有钱,你就是上帝。
红姑紧张的没有睡意,侧著身,抚摸著自家男人脸颊,“林清霞”
韩永辉迷迷糊糊:“林清霞怎么了,在美国呢。”
“扑!”红姑忍不住笑,“坏蛋,我的意思是,你准备怎么办”
“凉拌,能怎么办”韩永辉睁开眼,“你別瞎想好吗,安心生孩子才是当前第一任务。”
“我现在越来越不吃醋了。”红姑说的实话,“就是睡不著,你陪我聊聊天。”
“聊吧。”
翌日,下午三点。
伴隨著“哇”的一声,母女平安,顺產。
如此,两家人都无比高兴。
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母女顺利回家。
韩永辉收心工作,时间一眨眼来到8月中旬。
“砰!砰!”
江二少和施南生过来敲门,他们要给韩永辉匯报工作。
“南生,你先说吧,我给你磨咖啡。”
江二少去摆弄咖啡机。
“谢谢二少。”
施南生在韩永辉对面坐下,开始匯报:
“东映株式会社昨天下画了《殭尸先生》,总票房9.9亿日元。
以上座率来看,其实还可以继续放映几天,但日本只有一个月的暑假,东映担心影响动画大电影,不得已下画。”
这时江二少端著咖啡过来,嬉皮笑脸道:“南生,喝口咖啡润润喉。”
施南生有时拿这个无赖没办法,都是梦工厂的二把手,比自已权利还大,却还是没正形。
但又不得不感慨,他的能力確实强,与全世界电视台或动画收购商、玩具商打交道一点不出差错。
“这是没办法的事,9.9亿的票房不算少,我的期望都没这么高,按照六成分帐”
韩永辉拿计算机算了一下,”我们差不多能拿到超过两千四百万港幣的收益。”
五百五十万的成本,这部戏无疑大赚特赚。
就算香江本地不理想,也无所谓了。
现在只等对方安心结帐分钱。
施南生浅饮两口咖啡,又笑说:“东映得知我们还会拍摄第二部,电话里的喜悦之情难以言喻。
对了,东映冈田裕介社长想见你一面,你要是不愿意去日本,他甚至愿意亲自来香江,我告诉他什么时间过来”
生意就是这样,双方互惠利益,更要增加交情,让合作更牢固。
反之,梦工厂的电影要是在日本不卖座,东映老总別说见面,估计连电影都不给上映。
说起去日本,韩永辉想到了他的邓大歌后,將近一年时间没见面,是时候去见丫头一面。
可话又说回来,她就不知道返回香江来看自己
所以,男人有时候不能心软。
“告诉冈田不用过来,我过几天正好有事去一趟日本,我去见他。”
施南生点头表示明白,“还有德宝想在9月份上映他们的第二部电影《等待黎明》。
我有点不好协调,按照时间推算,那时《殭尸先生》会占用一部分时间,然后《精装追女仔》接棒。”
“《精装追女仔》延后吧。”
在江二少和施南生不解的眼神中,韩永辉解释出原因,“潘迪生人不错,送了两块手錶价值五十多万,死活不要我的钱。”
两人还能说什么,换做他们也不好意思。
施南生还有事没说完:“南湾动画大电影票房出来了,我们和徐立功是五五分帐模式,我们分到143万港幣。”
三人都没有失落,已经对南湾不抱什么希望不是电影品质不好,而是南湾市场越来越烂,到八十年代末才能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