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京都已经到了秋季,秋高气爽,空气凉爽。
京都已经如此的天气了,想必边境无比的苦寒,而言奚辰又面临着粮草被劫的窘境。
杜若蘅一天都不想耽误,恨不得直接飞到他面前,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冷静下来之后,杜若蘅也明白,着急不能办好事情,越是着急事情就会越拖拉,她应该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准备。
咚咚咚,沉重的敲门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环儿和富贵都去办事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有谁会来他这里?
从失神中回过来神儿的杜若蘅沉了眼眸,她亲自去开门,映入她眼帘的人,却让她大吃一惊,“老夫人您怎么来了?”
杜若蘅瞬间有种被看穿的无奈心里,难不成老夫人知道了,她费力隐瞒的事情?
“杜若蘅,军中出了这样大的事,你怎么不告诉我?还让富贵瞒着我,这是何用意?”
正如杜若蘅所想,老夫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前来质问她。
“事情已经得到解决了,老夫人不必过于担心。”
“解决?如何解决的?你说来听听。粮草被劫,这样大的事,陛下竟没有怪罪辰儿,这是为何?”
老夫人将疑问的矛头,全都指向了杜若蘅。
她自然知道事情的真相,可是事关重大,陛下又再三叮嘱了杜若衡,这件事不要随便乱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就算老夫人,杜若蘅也没有要说的想法。
她只能随便编个理由糊弄过去,“朝中之事,我一介女子又怎能知晓?不过从皇宫里得来的消息,便是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陛下没有怪罪侯爷,还请娘放心。”
她本以为这个理由会被老夫人信服,可是一向多疑的老夫人根本不信她的话,咄咄逼人,“怎么会如此?陛下的心性,我岂能不知?出了这样大的事,陛下不可能无动于衷,杜若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尽管说好了,我能承受得住。”
老夫人开始胡思乱想,逼迫杜若蘅说出事情的真相,她也在暗地里套杜尔蘅的话。
杜若蘅本就是个精明的人,老夫人如此的套话,她自然听得出来,“娘,我不是说过了吗?朝中之事,我一介女子又岂会知晓?我只知道侯爷没事。”
杜若衡侧头,摆明了不想再和老夫人,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可老夫人偏偏抓住这个话题不放,她隐约觉得杜若蘅好像有事情瞒着她,还是不光彩的事。
“杜若蘅你明说了吧,这件事是不是和你有关?是不是你和相爷暗地里联手,来对付我们侯府?趁着辰儿,领兵在外,粮草不济之时,劫了粮草?”
老夫人的话,说的越来越离谱,杜若蘅无语之极,她又不能当着老夫人的面,直接说出她的决定,只能任由老夫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