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文说道:“这我知道,但是南华共和国还没到可以摆脱鹰酱廉价粮食的时候,南华共和国的工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陈德明也知道南华共和国现在离不开鹰酱廉价的粮食,但是起码要重视起来。
“总统阁下,国营农场一定要重视起来,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够控制国內粮食安全的武器了!”
“鹰酱通过四大粮商ad、嘉吉、邦吉、路易达孚几乎主导了全球粮食贸易体系。”
“鹰酱的粮食產量严重过剩,倾销是消化过剩產能的唯一手段,而摧毁缅甸联邦政府本土农业可以使其依赖鹰酱的粮食进口,从而控制缅甸联邦政府的经济命门,也就是粮食安全。”
“我们现在就是要防范这一点,对於国內那些不断说要开放私人土地交易的人,我们要警惕。”
南华国內关於开放私人土地交易的討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特別是那些从中原逃到南华共和国的地主乡绅、大商人和民主人士,他们一直想要购买大量的土地。
但是,在復兴党退出中原后,对土地问题便变得极为谨慎和保守,不敢轻易开放土地私人买卖,即便农民分到土地也只能卖给国营农场。
还有分到土地的都是復兴军的支持者,特別是南华共和国国內还有大量的土著,还没有完全汉化,土地就更不敢动了,这是南华共和国的压舱石。
李崇文说道:“那群人又闹事了”
说起来,復兴军南下的时候,除了军官和官员的直系亲属外,其他地主乡绅外分土地的时候,都被安排在普通华人移民的后面。
这就导致,他们分到的土地是最少的,也是最差的。再加上兔子占领西南后,进行打土豪分田地,一部分死里逃生地主乡绅便移民到南华共和国。
这个时候,南华共和国的土地政策是私有与公有共存的状態。明面上允许私人交易,但实际上农民想要出售土地,只能卖给国营农场。
市场上根本没有土地出售,当地政府也不会允许的土地卖给私人,这些人便和不满南华政府土地政策的人联合起来,在报纸上不断发声,甚至说要给总统上书。
这些人大放厥词说南华共和国离不开他们这些人,经常对南华政府指手画脚,还说总统身边有奸臣,多次在总统府前面抗议静坐。
陈德明说道:“他们串联起来成立了一个民主党的组织,並贿赂国会议员和地方官员,想要我们放开购买土地的限制。”
李崇文说道:“暂时不要动他们。”
“我们到要看看,他们究竟能联络到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受不了他们的诱惑的!”
“最好一锅端,到时候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服刑结束后,把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全部赶到华人邦国那边去。”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国民了,要重拳出击!”
“志远,这件事你负责,把警备部队都调动起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能碰的。”
李崇文对这些人平时胡言乱语不怎么在意,但是一旦动了土地的问题,就触犯他的底线了。
赵志远立刻站起来敬礼道:“是,阁下!”
陈德明说道:“阁下,我们对粮食安全要重视起来,不然后果不敢想像。”
“缅甸联邦已经有这种趋势了,1954年缅甸联邦的伊洛瓦底江是缅甸重要的稻米出口重点区域。”
“鹰酱大量倾销粮食,再加上战爭的影响,同时,大米的国际价格暴跌,缅甸的大米出口急剧下降,或许缅甸真的可能成为大米进口国。”
“农民也会因为种植粮食无利可图,未来会转向种植经济作物或者流入城市,会进一步加剧农村贫困和社会的动盪。”
“缅甸联邦政府就因为粮食问题,大米出口收入的锐减使政府財政陷入危机,无法支撑工业化投资。”
李崇文看著缅甸联邦政府的资料,越看越心惊,大米出口的崩溃与工业化的停滯导致缅甸联邦政府的失业率急剧飆升,加上內战的影响,缅甸联邦的民眾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此外,还有通货膨胀,缅甸联邦政府在1955年物价指数较1953年上涨80%,进一步加剧了民眾的贫困,引发了农民的抗议。
而且缅甸联邦政府的经济有些畸形发展的趋势,缅甸联邦政府现在的经济极度依赖鹰酱的援助,农业与工业发展滯后,预估今年的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1955年物价指数大概会在1954年的基础上,再上涨30%。
缅甸联邦政府在1953年,提出振兴工业的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工业化,建立纺织、机械等轻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包括推广化肥、改良品种等,来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大米出口的依赖。
但计划实施仅一年便遭遇严重挫折,因为財政困难,缅甸联邦政府不得不削减工业投资,原计划在1955年投资1070万缅元,实际仅到位600万缅元,导致振兴计划中的纺织厂、机械厂等项目延期或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