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d183.召唤
王国的召唤术-应该说,当今魔法体系里的召唤术,常被视为一种过时且不实用的法术。
因为召唤术只適用於强大的魔物。
这个眾所周知的缺陷,让召唤术被施法者们束之高阁,几乎没有太多的討论与研究,在眾多法术派系中从未流行过。
並非王国的法师们不懂得召唤术的潜力。事实上,就算是大字不识的农夫,也知道振臂一呼就能叫来十几个帮手,是一种怎样强大的力量。
试想一下,当冒险者在深入探索一座远古神灵的墓葬时,被机关困在了地底深层之中,然后四周的棺材突然砰砰砰地炸开,棺材板高高飞起,烟尘里飘出了十几个龙祭祀群转化成巫妖,侍奉古代邪龙的墮落法师。
它们要用这些冒险者旺盛的生命力,唤醒死亡后的骨龙,然后在冒险者们身处一片绝望之中时,队里的法师忽然开始施展召唤术!
保留了邪噁心智的龙祭祀们纷纷嘲笑他,表示就算召唤一只军队出来都是没用的。
接著,光芒散去后,神知圣女从法阵里走了出来。
原来是冒险者们早已预料到可能的困境,事先与教会签订了高等级的一次性召唤协议,最高级別甚至能让圣女出动!
然后结果毫无悬念,神知圣女一拳掀翻了整个墓葬,將龙祭祀们净化成了一堆灰烬,甦醒的骨龙也被圣女拆成了零件,准备拿回去教会当成锻造材料。
多么盪气迴肠的展开啊。
只要掌握了召唤术,付出足够的代价,就能叫来传奇乃至超越传奇的助力,难道是法师们不想这么做吗
可惜的是,现实並没有这么美好。
不要说在远离文明的险地召唤强者了,连王国引以为豪的狮鷲骑士团,也难以离开都市进行大规模的远征。
原因很简单,狮鷲並不是吃露水就能活的史莱姆,这些魔兽要维持作战能力,需要大量的新鲜肉食,而一头狮鷲的饭量是寻常成年男子的十倍以上,为了维持它们的作战能力,补给的频率和质量缺一不可,也让大规模的调动变得困难至极。
若是离开都市前往蛮荒,一群狮鷲在路上根本就吃不饱,还没到作战地点就会飢肠,甚至有暴动的可能。
如果召唤术能让契约的魔物隨叫隨到,那王国军队的战斗力会立马上升好几个档次。
但世界的法则並不会迁就人类的方便。
“而能否召唤的重点,在於被召唤的对象是否拥有『世界的烙印”。”
已经飞行了二十多分钟,勇者俯衝而下,落在【】。
1.5.林地2.6.湖边3.7.山头4.8.大路9.村落10.大成功/大失败d10=d10=1
:林地这片区域儘是茂密的森林,勇者飞行了一会后,找到一处空旷的林地,轻轻落下。
森林中有兽瞳幽幽的反光亮起,但这附近並不存在有能力敢於袭击勇者的魔物。
距离已经足够,勇者盘腿坐下,期待又不安地等待看闪鳞蛇的召唤。
王国並没有掌握稳定的空间传送技术,只有少部分强大的职业者掌握著空间的奥秘,而其中又以在王国黑暗面中一家独大的邪教“门教』最为擅长。
由於猎识的帮助,勇者也体验过一次传送的感觉。
但传送和召唤,其中又有所不同,而最基础的差別,就在於,被召唤的对象能否做到“响应”。
就算是被称为神知的当代圣女,也不可能听到整个王国的求救声並回应。
召唤术的前身,脱胎於古代的神降仪式,將古魔奉为神灵的法师们依靠这样的方式,祈求神的力量和帮助,而儘管现代的学者法师们还未彻底明晰其中原理,却也有了一些收穫。
魔物天生就会吸收环境中的魔素成长,死后又会回归大地,参与进这颗星球的循环之中,学者们认为,这让那些强大的,以现代的说法就是魔王级以上的魔物,与整个世界的魔素环境,建立了某种高层次的联繫。
这样的联繫在平时並无太多用处,但当使用仪式,对这些强大的魔物进行呼唤时,就能达成一种超越空间的连结。无论相隔多远、有多少阻碍,只要连结足够稳定,魔物就能够响应召唤,打开空间通道。
在远古时代,这种跨越千里的降临、与隨之而来的“神罚”,足以让人类对古魔们顶礼膜拜。
而幼时不具备魔力,长大后才成为职业者,又身处文明之中,与自然有所隔离的人类,与星球的环境循环之间相对独立,就算实力再强,能像神知圣女那样轻鬆手撕魔物之王,也难以实现这种响应。
那么魔人呢,人类驯养的魔物呢,幼时就能无意识地吸收魔素的天赋职业者呢伴隨“世界烙印”论的提出,种种疑惑隨之而来。但由於召唤术的小眾,並没有法师能去验证这种种高难度的猜测,而对召唤术的討论也隨著其他法术的兴起,逐渐式微了。
毕竟使用传讯法术,让支援打开空间通道传送过来,其实也能达成相同的效果,而且可行性大多了。
所以如果是召唤白蛇那还好说,要召唤勇者,召唤一个人类,那实在是前无古人的做法。
但对闪鳞蛇的顾虑,勇者是这么回答的。
“魔物那正好,我能变成魔物啊!”
多么完美的论破,看著哑口无言的闪鳞蛇,勇者都要佩服自己的灵感了。
而仿佛为了证实勇者的猜想一般,伴隨著夜晚的微风,这处已经彻底看不到爷爷家,也感知不到闪鳞蛇气息的林地里,若有若无的咏唱之声传入勇者耳中。
1.8.伟大的蛇之女王
2.9.尊贵的七海公主
3.大日的不死化身4.討伐大魔的王国勇士,王授勋爵5.边境之军的圣少女
6.蛇之森的统治者、凤之森的缔造者7.邪魔的克星,破晓的圣女10.大成功/大失败d10=d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