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2章 是皇上让你来的吧(1/2)

李卫冲出壶中的茶先捧给四爷一杯,又给张廷玉和允祥倒了,口中道:“奴才正和十三爷说起当年,主子收留了我的事。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想起来像梦……“他瞟了四爷一眼,叹了口气。

“是啊……二十年了……”四爷也不胜感慨,“是啊……李卫,萧家渡口北边还有几万顷淤地,听说你下令不让开垦,是为什么?”

李卫一门心思要引着四爷说上甄嬛,然后三个人一齐谏劝他把人归还允褆,消弭兄弟之间这个缝隙,但四爷却把话题引到政务上,只好躬身答道:“是。尹继善想发卖那三万二干顷地,是奴才拦住了。如今江苏的地多,再垦田贪多嚼不烂,眼见黄河已经归道,河堤修治好了,有钱主儿趁便宜买地,其实只是霸着不种。奴才想,与其叫这些土财主霸着,何如府掌握?如今一亩只能卖到七两,康熙三十年那地一亩五十多两,到康熙四十年,一亩有的卖到二百多呢!奴才想等个好价钱,多卖几百万银子,也能办点大事。皇上要觉得不妥,奴才处置了就是。”

四爷笑道:“你这是替朝廷理财。很好,没什么不妥的。不过,事先要是奏朕知道了,闲话也就没有了。“

坐在四爷旁边的允祥一笑说道:“这事李卫跟臣弟说过,想着过几年卖个大价钱,在南京给主子修个行宫。他盼着主子南巡呢!”

张廷玉也不能不服李卫治事精明,在旁笑着叹道:“天下督抚都能像李卫田文镜一样,朝廷在财政上省多少心!”

“朕心中三件大事,一是火耗归公,二是士民一体当差,三是云南改土归流。”

四爷端端正正坐着,淡淡说道,“现在一个是李卫,一个是田文镜,江苏和河南已经试行,其余各省没有推开,一来是年羹尧隆科多乱政,四处插手,二来这两省还没见到好处,一时还不能发明诏。杨名时来京时谈了谈,这三件事他竟一件也不赞同。但他在贵州办差办得不错,朕和他有约,七年不动他的总督兼巡抚位置。杨名时是个清官,他靠人品作官,李卫田文镜也是清官,却是靠制度刷新政治。朕想,暂时各行其是也好,内地这两件事办不下来,改土归流也一时上不了台面,等七年约满再说改土归流——那是苗瑶杂居之地,一不留心就要出大乱子的。”

张廷玉听着四爷雄心勃勃的计划也有些兴奋,但毕竟是当了近二十年宰相的人,兴奋的火花一闪,接着就想到了困难。

他不抽烟,只把~玩着五冬六夏从不离身的一把湘妃竹扇,沉吟良久才道:“火耗归公发养廉银,损了官员收项,士民一体当差纳粮,又损富益贫。自祖龙到今多少皇帝,这是第一篇吏治真文章。作好了,皇上也是千古一帝,但掣肘的又何其多,办起来又千丝万缕,何其的难!”

四爷面无表情,许久才道:“要没有难处,别人早办了。还轮得到朕?别说朝廷里外上下,就是宗室国戚,朕的兄弟子侄,不赞同的也居多。朕心里清清楚楚它的难。但这事和你们反复谈过,这些事越往后拖,留给子孙,他们越难办。朕不作圣祖之后的庸主,你们也不要作庸臣。就算是‘兴头’里,谁阻了朕这个兴头……最亲的人也难逃朕大义灭亲!“

说罢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

此时连和尚晚课也已经结束,深邃的古刹里一片寂静,暗夜中只听窗外微啸的西北风掠房而过,和无尽的大雪片片落地的沙沙声。

“皇上宏图远谋人所难及。”不知过了多久,允祥才幽幽地说道,他的声音很低,寂静中却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兄弟二十四个,早夭了四个,还有二十个。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要是八哥十四弟他们能……那该多好!平心而论,他们也都不是无能之辈啊……”

李卫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揣摩到是为甄嬛的事谏讽皇帝,此刻,提出来真是火候,十三爷真是个角色!他心里暗自叫劲儿,却不肯再插话,只竖起耳朵等着四爷发话。

四爷当然知道这几个心腹臣子的心思。

天陰得很重,白毛风刮得正紧,四爷洗漱了,坐在案前批了几份奏章,觉得心里烦躁不安:不知是因窦尔登一伙抢劫了几船漕粮,漕运总督和山东巡抚两个人各自具折推诿责任;还是十四自张家口又请允禩代递了折子,说身体不爽,想请旨回京调养……

另外,御史孙嘉淦从云贵发回折子,去秋云南洱海几十处崩溃,请旨调拨库银修葺;岳钟麒从四川也有奏报,弹劾兵部尚书阿尔松阿玩忽职守,以十万石霉变粮食支应军需,天水绿营因伙食太差军士哗变,杀了管带逃亡山林,请旨查抄阿尔松阿,以其家财折变军费以慰军心……这些消息没有一条让四爷清目舒心的。他扯过孙嘉淦的奏折批道:

尔是御史固然,尔亦是钦差大臣在彼处,宁不为朝廷着想乎?自尔赴两广福建,动辄奏本即伸手要钱——即将此折本转给杨名时看:洱海糜烂,总督巡抚平素所为何事?汝二人可商一筹策,就地措款整修洱海,至于种粮,朕即着户部发往贵陽,不误耕即是了。

还想往下写,觉得头有些晕疼,脖颈间有些发热,伸手摩挲,隐隐的淋巴有些隆~起,四爷无可奈何地放下了朱笔,叫过高无庸问道:“贺孟邶还没有来么?”

贺孟邶是太医院的医正,四爷自从患了这无名热的症候,一直都是他来看脉,昨天下午派他去通州给废太子胤礽看病,今早去传他进来给自己看,却还没回来,高无庸见四爷脸色不好,小心翼翼说道:“奴才已经叫人快马去传他来。主子别着急,稍等一会子就来的……”

四爷没言声,踱下御座便往外走。高无庸见他要出去,忙道:“我给主子取斗篷去,叫五哥过来侍候吧?”

“不用。”四爷一边说,已出了澹宁居。一股寒风立刻袭得他激灵一颤,见高无庸跟出来,因问道:“甄嬛现在哪里住?”

高无庸指了指西北方向,说道:“在露华楼后方偏殿里。主子身子欠安,天又忒冷了的,不如奴才过去传她来见……”话未说完,四爷已是迈步,他只好在后跟着。

从澹宁居向西一箭之地再北踅就是露华楼,四爷一边走一边询问:“听说她不肯吃饭?”

“吃。不过不多。”

“朕赐的点心呢?”

“回主子,也吃的。”高无庸道,”她说她想见见主子,有话说。”

四爷站住了脚,怅怅望着远处,似乎在想什么,又似乎有点漫不经心,几个外省大臣刚刚从韵松轩弘时那里辞出来,见皇帝站在外头,以为他要见三阿哥弘时,忙都侧身跪了给他让道儿。

四爷却没有理会,仿佛要驱尽心中郁气似地吁了一口气,踅身径往露华楼而来。

我住在露华楼后院专供太监住的“听传房”。

我的身份不明,高无庸没法安置,想来想去,便寻了这么一个既是下人住的,又能随时传呼上去侍候的地方。

加之这里宽敞,后边宫人出出入入也便于监视。说是“后院”,其实和露华楼最下一层通连着,因此四爷没走旁门,径由高无庸带着穿楼而过——从楼下须弥座西北,绕过几只烧得通红的大兽炭铜炉,转过一道砂西番莲带座儿屏风,便见一间空旷的大房子,仿佛客厅的样子。

沿东一带是大玻璃窗,掩在露华楼的西北翘檐之下。这窗下放着几张竹藤春凳,执事太监平素就坐在这里听候传呼。东北角一个小门出去和外头太监住的排房超手游廊相通。后院的人进楼这是必经之地。

我的床就摆在房子西南角,也是平常宫女用的板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