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楚谨瑜那不悦的目光,王公公悄悄走了进去,见翰文帝正坐在那心烦意乱的批改着奏折,而地上是一片狼藉。他审时度势的走了过去,悄悄将散落在地上的奏折拾起来重新放回在桌上,宽慰道:“皇上息怒,四殿下也不是故意的,虽然殿下没有能在这件事情上为您分忧,但至少他还是我们承楚国的保障啊!”
王公公的这番话提醒了翰文帝,就算他再不喜这个儿子,终究还是要依靠他的。怪就怪这些人他将其他几个儿子保护的太好了,只会在朝堂上耍心机,对于打仗这种事却是没有头天赋。
想到这,他忽然抬起头看着一脸谄媚的王公公,问道:“陵阙呢?”
提起楚陵阙,王公公的耳朵立马竖了起来,笑着答道:“皇上,您忘了,三殿下此刻正在荆州处理水患的问题呢!”
提起楚陵阙,翰文帝脸上渐渐浮现了笑意。论才华,他是众皇子最有文采的一个;论谋略,他虽没有那么多小心思,但终究还是有些谋略的,不若为何自己身边的王公公都向他靠拢了?
拉帮结派,翰文帝并不反对,只要不是太过分,他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事情处理得如何?陵阙可有来信说他何时归来?”翰文帝抬起头,只要一提起楚陵阙,他的脸上就会露出慈父的微笑。
王公公一脸笑意,脸上的皱纹都堆积在一起,道:“荆州那边的事情快要解决了,想必这几日殿下也要回来了!”
“是么,吩咐下去,待陵阙归来,朕要举办宴席替他接风。”语气甚是欣喜,全然忘记不久之前他还是怒气冲冲的看着自己的第四个儿子。
“诺!”见翰文帝的心情十分的好,王公公也笑弯了眼睛,看来,自己这宝还真没压错。
独自一人离开皇城的楚谨瑜默默无语的走在大街上,双拳紧握,藏在面具之下的脸色却是铁青。这么多年了,他的态度还是这般,三年前自己主动请缨去边疆,三年后大胜而归,他却收回了自己的兵权,是怕他会危及到那个人么?
楚谨瑜忍不住嗤笑一声,早在年少时他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遇,他的心,已经是那些人捂不暖的了。
夜幕四垂,西边的太阳快要渐渐的淡了下去,不少人家的屋顶都冒出了炊烟。想起家中的妻儿,街上的小贩也纷纷在收拾着自己的摊子,匆匆忙忙的往家赶。
走过一家药铺的门口,不期然被一个淘气的孩子撞了一下,他下意识的扶住小孩。小孩一抬头,看见那可怕的面具顿时吓得哭了起来。
这时,从药铺里面匆匆忙忙的跑出来一个妇人,见五六岁的幼童在那直哭,忙不迭的跑过去放下手中的药,关切的问道:“这是怎么了?”一边问还一边细心的替他擦着眼泪和鼻涕。
“抱歉,兴许是在下吓着他了!”楚谨瑜略带歉意的开口。
妇人这时才注意到身旁有个人,虽自己看到那面具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但她还是对着他露出一个善意的微笑,解释道:“这位公子,十分抱歉,我家孩子就是这样怕生,你莫要往心里去。”
楚谨瑜有些愣住了,以往见到他这副面貌的人哪一个不是离得远远的,这妇人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在宽慰自己。可是,他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