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做的,是复盘和梳理。
他调出了自己处理过的所有复杂任务案例,从最初的“丙七九零”位面,到“庚四四四”世界的逻辑蠕虫,再到最近的“跨部门法则冲突”。
他将每一个任务的处理流程,重新在脑海中推演了一遍。
总结自己在“日志筛选”、“加密破解”、“异常定位”、“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核心方法论。
他将“混沌纪元初始法则”与现行的“天枢法则体系”,进行了深度的对比分析,梳理出两者之间的演变脉络,以及冲突的根源。
他甚至开始模拟各种可能的突发场景。
“如果核心日志库,再次被一种未知的逻辑蠕虫污染,该如何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和清理?”
“如果某个世界的底层法则,突然发生毫无征兆的紊乱,第一步是疏散,还是尝试稳定?”
“如果【天枢】的最高权限验证系统,突然失效,如何保证核心区域的安全?”
他的意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沙盘。
无数种可能性,在其中不断地上演、碰撞、然后得出最优解。
他要确保,在面试时,无论考官提出多么刁钻的问题,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一个逻辑自洽、并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完美答案。
这场面试,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晋升的考验。
更是他向【天枢】高层,全面展示自己价值的,最好舞台。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计都一凡,有能力,也有资格,去触碰那些更深层次的秘密。
在进行自我准备的同时,古一凡也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他分别向自己的两位推荐人,墨工和星算,发送了通讯,请教关于“最终面试”的经验。
他很清楚,这两位在【天枢】身居高位的大佬,无论是作为面试官,还是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都无比宝贵。
墨工的回复,一如既往的直接。
【别去背那些条条框框,审核委员会那帮老家伙,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他们想看的,不是你会背多少东西,而是你到底干成过什么。】
【把你的那几个高优先级任务,掰开揉碎了,想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条件变了,你又该怎么做?】
【记住,用你的案例说话。一个成功的案例,比一万句理论都有用。】
墨工的建议,直指核心。
他提醒古一凡,审核委员会更看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星算的回复,则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古一凡补充。
【面试你的,很可能会有来自‘天权’的人。】
【他们对‘法则’的理解,和你,和我们‘开阳’、‘玉衡’都不同。】
【他们看重的是‘秩序’和‘规则’。】
【在回答关于法则理解的问题时,不要只谈技术,要谈技术背后的‘秩序’。为什么要有这个法则?它维护了什么?它与【天枢】的根本大法,有什么关联?】
【让他们看到,你不仅是一个技术专家,更是一个理解并尊重【天枢】秩序的维护者。】
星算的提醒,让古一凡的思路,豁然开朗。
他之前的准备,更多是站在一个“工程师”的角度。
而星算,则让他站到了一个“管理者”的高度,去重新审视那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