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许振东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并且是一个能增强一生电缆科技底蕴的办法。
许振东的办法那就是邀请了哈工大的王教授过来。
一方面《电缆耐高温材料研发技术》虽然难,但是对于材料学类的研究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突破当下耐高温技术瓶颈的知识。
想来这些学者们也非常希望能学习到,特别是通过这项技术的背后,还能衍生出更多的技术。
于是许振东便给自己的老师王教授打去了电话。
这会王教授正在办公室,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之后,他从案牍文献之中抬起头。
接通电话之后,许振东的声音便响起了。
“老师,我是振东!”
王教授会心一笑,许振东这个学生他很满意,他带着笑意温声道:“是振东啊!有什么事吗?”
许振东爽朗的嗓音继续响起:“老师,我这边有一个新技术实现了,我认为这个消息,第一个就要通知您才是!”
许振东的话,让王教授忍不住坐直了身子,他好奇道:“噢?新技术,你快说说!”
于是,许振东便把《电缆耐高温材料研发技术》大概给王教授说了一下大概的内容。
王教授从一开始的好奇,随后变成惊讶,最后变成了震惊。
以他的知识,他能知道这是一项从来没出现过的技术。
他忍不住震惊道:“振东....这...你居然研究出了这样的技术!”他不禁感到佩服,这会的许振东才多少岁?
如果他没记错,自己这位关门弟子才25岁吧?
(设定上许振东穿越回来的时候1976年的时候是19岁,如今过了6年。)
“振东啊,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技术的?”
许振东哈哈一笑,就开始瞎编道:“我也是干一行爱一行罢了,这不是电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高温会导致那层胶皮会融化嘛?
我就觉得要是能研究出一款产品,能耐得住高温的电缆,那我们一生电缆的优势就会很大了!”
王教授感慨道:“科技就是要服务于民生,振东,你做得很对,我很为你感到骄傲!”
许振东轻声道:“谢谢你,老师!”
王教授继续道:“你的这个研究,我认为方向很对,不过具体还是要进行实验才行!”
(不要太深究细节哈,一切为了剧情而服务!)
王教授只是短暂地思考了一分钟,便坚决道:“这样吧,我去一趟深镇,我们一起实验一下这项技术。
如果真的能完全实现出来,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我觉得你可以往上申请一下!
如今,国家正在对这种高新技术进行收集,这是能改善国家基础建设的技术,我相信国家科学院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的!
到时候,我可以为你推荐!”
许振东一愣,这才想起来。
新华夏成立后,1955年,华夏科学院成立并选聘了首批学部委员,共233人。
其中包括华罗庚、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
1993年,国务院决定将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正式建立了华夏科学院院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