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洪亮,认真道:“咱们底子薄,自主研发太慢!引进外资设备,让出部分市场,三五年就能跟上国际水平,这才是捷径!”
“我同意!”
“我觉得建国同志说得对!”
他的话立刻引来一片附和,而某省科技厅厅长也点头赞许道:“李顾问说得对!
各位同志,你们还记得吗?去年我们从日本引进的彩电生产线,半年就投产了,比自己研发快了十年!”
当然,反对的人也很多。
“不行!这是错误的路线和想法!”
学部委员会里,微电子所的王院士立刻反驳,他那花白的胡子气得发抖,他怒视着对方,沉声道:“外资是来赚钱的,核心技术能给你?
你们难道不记得,当年我们引进的汽车生产线,到现在多久了?
十年啊!
十年了,我们还没掌握发动机技术,这不是受制于人吗?
我们不能再让国外一直卡着我们的脖子,所以,必须自主研发!”
这就是两边争论的论点,说直白一点,一方就是买办,一方坚持自研!
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吵得面红耳赤。
而许振东坐则在会场中后区,手里攥着笔记本,看着一众吵架的人群,他脸色平静,细长的指尖在“硅提纯技术”几个字上轻轻划动。
这自然是他最近最出名的成就,也是秘书处给他打印好的。
许振东是这次会议唯一受邀的民营企业家,先前他刚走进礼堂时,就感受到不少异样的目光。
方才就有人低声议论:“一个做电缆的,怎么也来凑半导体的热闹?”“太年轻了,才三十出头,懂什么产业战略?”
这些议论声自然没有逃过许振东的耳朵,他的身体经过灵泉滋养,好得很,耳聪目明说的就是他。
面对这种议论,他压根就没在意。
此时,许振东只盯着台上的争论,他眉头微微皱起,上辈子他经历过“市场换技术”的弯路。
有太多的企业引进外资后,沉迷短期利益,几乎就是放弃了自主研发,最后在核心技术始终被卡脖子;
可完全闭门造车也不行,不说别的,就说许振东最近的成就,其硅提纯的理论基础就来自国外的区域熔炼法!
若是不借鉴,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突破,也没办法这么快形成一种技术和产业,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许振东也不会被一号所接见,所以双方都有一些自己的道理。
许振东摸着自己的下巴上长出来的胡须,心想:“不过自己的一切技术都是来源于灵泉空间的书架,跟买办没什么关系!
有那个吵架的功夫,还不如多弄点灵泉浇灌书架获得新技术!”
“嗡嗡!”
就在许振东还在神游的时候,麦克风的电流声忽然响起。
随后一道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