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东指出未来的趋势,毫不留情地点出了其中风险。
范德森愣住了,纳米级芯片在1987年还是科幻概念,他没想到许振东会有这么远的视野。
并且,这个理念,他还真的在总部听过,这个东方人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此时,他看着许振东那种年轻又充满了朝气的脸庞,对他有些
许振东趁机拿出一份新的合作方案,推到他面前:“不如我们换个合作方式:
我们提供配套材料的研发数据,你们提供EUV光刻机的精密机械结构图纸和纳米级光刻胶配方,同时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共同攻关3纳米芯片的晶圆适配技术。”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您放心!8英寸晶圆的基础工艺我们可以共享,但核心的纯度控制和缺陷检测技术,必须保留。
而且,只要是我们联合研发中心的成果,双方都有使用权,这样才是真正的双赢。
在未来,我相信仅凭这一项合作,范德森先生在贵公司的地位,必定将固若金汤!”
许振东带着些许诱惑,向他讲述了一幅未来的蓝图,并且实现的可能性很大!
更别说,8英寸的晶圆适配技术是马上就能获取到的。
其实许振东不是说不能用灵泉浇灌出这种级别的技术,而是....太夸张了。
这种技术不是短时间能在华国现世的。
就跟先前是一样的,工业基础太低,根本无法触碰到这个级别的技术,另外还有供电技术等等困难挡在前面。
另外还有一个点,许振东猜测,现有的一部分技术之后,用灵泉浇灌书架的获取难度,会低很多!
所以,许振东现在就是要先拿下EUV光刻机的精密机械结构图纸和纳米级光刻胶配方,随后才能顺理成章地慢慢拿出来后续EUA光刻机更高级的技术。
只有通过这个过程,他拿出来的东西,才会合理,并且....他也不担心这个合作的实验室后续产生的技术会白白给对方。
谁说新技术一定就得从合作的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
这个实验室....搭建的地方,可是在深镇,许振东的地盘呀!
从翻译手上接过方案之后,范德森就盯着方案慢慢地翻阅着。
此时,他心里也在盘算着,他认为许振东说得很有道理,并且...对他很有利。
别说什么为公司着想,首先他是一个人,一个个体最先会考虑的是自己,其次才会是公司。
并且,8英寸的晶圆技术到手之后,他就是立大功了!
可是精密机械结构图纸是ASML的高层技术,纳米级光刻胶配方虽然重要,但比起8英寸晶圆的制造工艺,似乎不算吃亏。
他心里打着算盘:先拿到基础工艺,再慢慢摸索核心技术,等EUV光刻机研发成功,还怕一生电缆不依赖他们?
东方的研发能力,不可能比得过他们,这个落后的国度,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他们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想到这,西方人的骄傲又一次占据了上风。
“好!我同意这个方案!”
范德森立刻拍板,做出了决定之后,他生怕许振东反悔,笑道:“我们明天就签合同,ASML会尽快派技术团队来深圳。”
许振东笑着伸出手:“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