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豪气冲天,不可一世的赵厂长陷入后悔的情绪之中,远在上京的一个会议室里,一群对企业们来说,举足轻重们的官员们正在开会。
会议中场休息,一群大佬们忽然八卦了起来。
此时,能源部的部长沈重说道:“最近南方的那个事情你们听说了嘛?”
商务部的部长郑华笑道:“沈部说的是深镇的那件?”刚才在会议上,他也汇报了黑色星期一的事情。
这件事影响很大,几乎所有企业都受到了冲击,但是有一家企业,却是逆势而上的。
那就是一生集团下属的一生电缆,不仅没有被冲击和亏存,反而大赚了一笔。
沈重笑道:“对,就是深镇的,许振东!他那个一生电缆,不知道是眼光独到还是赌性巨大!”
郑华恰好了解过,他喝了一口茶水,随后笑道:“这事,我还真的去了解过!”
沈重好奇道:“噢,说说?”
郑华点点头,声音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意味道:“一开始,他们厂子里,集团中,对这件事是反对的,可是许振东居然预判到了现在的情况,坚持做了增加收铜的决定。
并且,不出他所料,就三个月,铜的价格就直接让他们挣了不少钱!而且,截止目前,铜的价格还在涨!”
沈重恍然点头,忽然说道:“没想到他对经济、股票还这么有研究,不愧是领导都重视的人!”
郑华笑道:“怎么,你对他也感兴趣了?”
沈重点点头,沉重地说道:“是啊,现在外部经济局势变化莫测,如果能有眼光长远,格局宽大的有识之士,帮助我们看清前路,那对华国的经济是非常有帮助的。”
郑华也赞同地点点头,如果说实业是骨是血肉,那么商业、金融就是血液。
特别是外贸,如今世界是一体化的情况之下,外贸这个东西更是如此。
郑华笑道:“那下一次,遇到危机的时候,你倒是可以找这个小同志问问策!”
沈重和郑华两人都年近五十,称呼三十岁的许振东为小同志,也不是什么说不过去的。
沈重笑着点点头,心中却是记住了这个事情。
“不知道,是不是能提议,让许振东加入智囊团呢?”沈重的心中,忽然升腾起了这个想法。
......
许振东没想到,自己后来参与到国家经济的智囊团,居然是这么一件事情。
这也是后话了。
时间回到,1988年3月18日。
深镇的春寒还未完全褪去,二一生电缆厂的货运站却热闹非凡。
十几辆大卡车排着长队,如同一条钢铁巨龙一般,安静又整齐地趴卧在水泥道路上,十分壮观。
此时,正在有序地装载着发往欧洲的汽车电缆,工人们挥汗如雨地搬货,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蓝布工装。
但是脸上却是泛着笑意,精气神很好,因为这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福利待遇要比一般的工作收入更高一些。
许振东对出力的工人,还有高科技研发工作者从来不吝啬,如果普通人工作的回报是1,那么这些搬运工的回报就是1.2以上!
许铁山站在磅秤旁,看着手下的工人一一核对单据,他脸上泛着笑容,连忙来到许振东的办公室,刚坐下来就笑道:“哟,国栋哥也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