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八章(2/2)

虽说经历过那么多苦难,她却仍是孩子心性,快乐如此简单倒也是难得。

红隼在一旁幽幽道:“姑娘管这种闲事,难道是已经忘了上次孟相公的事么?”

那是阳春晓正式到刑部任职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孟观潮原是北直隶布政司衙门的一名小文吏,后来中了举人,便想高升一步、留在京中谋个官职。但他家境贫寒无力上下打点,也苦于没有门路,依着吏部的惯例大概会被分到哪个偏远的不知名小城当个七八品小官。

可巧,阳春晓对他呈送来的卷宗印象深刻,就记住了他的名字——不仅字迹端正,案件叙述条理清楚,相关法条也引用得当,明显优于同期其他省份上呈来的文书。适逢秋审处的书令史出缺,阳春晓就顺便向邱尚书提起此人,举荐留用。

刑部尚书邱正与阳承和是故交,对阳春晓也是十分信任,便主动跟吏部打了招呼;吏部见邱尚书亲自指名又岂敢怠慢,很快就下发了调令文书,破格提拔孟观潮进了刑部。

本是件好事,阳春晓却没想到,这一善举竟是给自己招来了不小的麻烦。

孟观潮入职后,阳春晓才发现他不仅字写得漂亮,还是个面目清秀的翩翩少年。刚二十出头的年纪,父母早亡,因家境不好尚未婚配。他性格沉稳,办事也极为妥帖,竟是同期新人当中评价最高的一个,前途一片光明。

在刑部共事的日子久了,孟观潮得知自己能有如此际遇皆是多亏了阳春晓。有心与她结交,却因男女有别不好主动与她搭讪。

衙门里偏有几个多事的,私底下猜测说阳春晓兴许是对他有意的?二人年纪相仿,也称得上是郎才女貌——这种事,总不好等着人家小姐亲自言明吧?男人还是要主动些,万一成了,岂不也是一段佳话?而且,有阳春晓这位才女当贤内助,说不定日后刑部尚书之位都非你莫属呢。

若在旁人听来,这不过就是些玩笑话。

阳春晓在刑部办起案来雷厉风行,既有能力又得器重,深得上司常识,人人对她皆是又敬又怕。而且,刑部的年轻官员当中有不少师承阳春晓的父亲——阳承和,谁见了她都得尊一声‘师姐’,哪有人敢轻易打她的主意?

没想到那孟观潮是个老实人,就真的信了这些鬼话,当真请了位媒婆、置办了聘礼登门求亲去了。也还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也跟着一路吹吹打打就到了阳春晓家门口。

阳春晓也是万没想到:自己一时好心,熟料事情却发展成了这样?

她可不是性子软弱的千金小姐,更不知道什么叫娇羞怯懦,只觉得肺都要气炸了——不仅当众就把孟观潮臭骂一顿,连同一起凑热闹来的年轻后生们,一个也没放过。

阳春晓那张利嘴,真格骂起人来的时候可不像寻常泼妇骂街,她可是天生就有洞察人心的能力,句句切中要害——你越是害怕什么她就越会揭出什么来,而且使劲往命门里扎刀子,一句接着一句,直接把人骂到自闭。

那日她是真的气急,没留半分情面,把众人那点龌龊的小心思全给抖了出来:‘不想好好努力就想着巴结上司走捷径’、‘案子办得一团浆糊却满脑子升官发财’、‘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是个什么德性’、‘明明那么普通这都是哪来的自信’、‘我是瞎了吗会看上你’、‘真是脸都不要了啊’……

若只是这样倒也罢了,反正阳春晓住得地方偏,孟观潮等人再怎么丢人也没几个人撞见;但是好死不死的,还跟着两个媒婆!那两位可是从头到尾看了个全场!

就媒婆这行业的平均值,哪个不是标配个好口条?

结果,第二天便传得街头巷尾尽人皆知。口口相传时又难免添油加醋,没出几日,‘孟观潮’的大名竟是在京中传得家喻户晓。

只是,这种名气可不是谁都消受得起。很快,孟观潮便托人往衙门里递了辞呈,不知所踪了。

孟观潮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没人关心,反正阳春晓‘女阎王’‘女判官’以及无比彪悍的人设算是妥妥地立稳了,就算是原本动过心思想要攀附或是打她主意的,也都彻底断了念想。

经此一事,阳春晓也算是得了个教训:看来,以后在官场上为人处事还是谨慎些,少跟男同僚们扯上关系!天知道他们那简单又阴暗的小脑瓜会琢磨出什么离谱的幺蛾子来。

毕竟,她挺喜欢现在这份差使,并且还想要再多做几年。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