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年一愣,不知道他是何意:“人?……怎么了?”
“你是主审官,先不说证据,讲讲你对苏铁案的判断。”
“真实在于细节。”许知年答道:“如果排除串供的可能,那么二人所描述的基本可以认定属实。红隼确实在冬至夜当晚到过案发现场,出于保护阳春晓的理由也站得住脚,只是……”
说到此处,许知年叹了口气:依然无人可以证明。
“你说的这些都太过客观了。”邱大人见他并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便又补充道:“证据对于案件来说固然重要,但主审官的感受也同样重要——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许知年谨慎地沉默了。
阳承和办案的风格就是一切皆要以证据出发,无法实证的推测都不能作为结案时的参考;而邱大人虽跟他共事多年,风格却完全不同,他更加注重证据之外的东西,比如当事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性,主观恶意还是善意的判定将会影响整个案件的判断。
见他许久没说话,邱大人又道:“如果按照常规的办法,现在派人去一一核实当事人陈词当中的细节,就算最后可以拿到有效的证据,也肯定是赶不上三堂会审了。而且,三堂会审的结果将是最终判决,不会再有上诉和复查,所以你最好现在想清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才是最有价值的。”
许知年依然面色凝重道:“我需要再考虑一下,明天再给您答复。”
邱大人点点头,对他的谨慎表示理解。
红隼和牡丹被送回牢房的时候,夜已经深了。
提审刚一结束,阳春晓就带着波妞,把还冒着热气的晚饭送了过来。按说早已过了探视的时间,但值夜的狱卒什么也没多说,还是放她们进去了。
波妞带着食盒送去交给牡丹,阳春晓则是先来看红隼。
“尚书夫人包的包子哟!”阳春晓把东西摆到桌上,说道:“恐怕再没有哪个嫌犯有你这样的待遇啦。”
“多谢。”
但阳春晓放下东西之后却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催促道:“快吃吧。”
“天色不早了,你也快回去休息吧。”
红隼劝了一句,阳春晓却从她脸上觉察出一丝异样:紧张,戒备?
敏锐的阳春晓愣了愣,随即猛然一回头,却正被躲在墙角暗处那人上前一步捂住了口鼻——
“别伤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