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了它,外星文明的科技我们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是啊,当初的一些理念上的数据,有了这台计算机的辅助也能得以最终实现。”
“还有这个星系的数据建模,天体形态等等一系列的数据都可以利用这台计算机来解决。”
在场的科学家都纷纷的表示了自己的激动的心情,相互低声的讨论了起来。
只有了有了庞大的计算能力,许多困难的问题都可以利用这种非常迅速地算法来得以解决,他们哪里能不激动?
“你们吵什么?!现在只是测试了超级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但是最重要的是它能否为我们提供外星文明各种机密数据,只要有了这些数据,我们才能最终的了解的敌人目的。”一直在进行紧张操作的周灿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如果从外星文明飞船上缴获的存储装置不能读取的话,这台量子计算机最多也只是完成了一半而已。”
在场的人听到之后,纷纷平复了一下刚才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周灿下一步的操作。
“动态随机存储器正常。”
“静态随机存储器正常。”
“非易失性存储器正常。”
“只读存储器正常。”
“……”
随着周灿的操作,所有融合的外星文明相关存储设备的绿灯依次亮起,这说明了只要能够将这些存储器上资料能够顺利的读出来,那么整个远征舰队的战斗力和科技水平将有着质的提升。
一个个存储器的激活,不仅是周灿,就连身边的陶正阳,李维,贺宏等人都跟着有些紧张了起来。
突然间,周灿轻咦了一声,那双一直在键盘上舞动的双手的也随之停了下来:“还是不行,外星文明所有的主存储装置和我们现有的存储装置有所冲突,不能顺利的读取出其中最为重要的数据……”
陶正阳虽说略有些失望,但还是安慰她道:“没关系,至少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即便是无法得到外星文明的重要的数据,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破解掉其中的秘密。”
周灿看着屏幕上不断闪现的数据,轻舒一口气,按下了回车键。
“虽然最为关键的数据没有能够顺利的读取出来,但最后那支舰队运行轨迹还是可以调取出来的。”
七个大小不一的星球出现在了屏幕上,并向四周扩散出波浪一般的条纹,同时,它们都在围绕着罗斯塔星系的太阳缓缓地移动着。
其中距离罗斯塔星系最远的一颗行星,也就是现在远征舰队建立起前进基地的希望星,也豁然出现在了屏幕当中。
“这是我们所在的希望星,剩余的六颗行星我们已经寻找并且通过数据建模了解到了相关的信息,现在只剩下最后这一颗行星没有被我们掌握详细信息。”
随着屏幕上画面地出现,一直在旁边紧张观察着的刘正博士率先解释道,虽然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画面,但是作为星海集团的首席科学家,他还是一眼看出了这张图的根本意思。
这种结合了人类科技和外星文明科技的量子电脑使用起来非常的简单,只需要将远征舰队探索到的相关数据输入进电脑之后,电脑便会通过海量的计算,生成相应的动画显示出来。
而像是这种画面又充满了不一样的美感,就是将星系间的区域图通过引力波的形式绘制在屏幕之上,形成了这样一种类似水波纹的存在。
这便和人类文明使用的探测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以人类的科技水平,想要探索一个星系间的奥秘,主要是以射电天文学、无线电接收技术、无人探测器、光谱分析等等相关的技术支持,再加上种种的理论推导以及大型离子对撞机模拟出来的实验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甄别。
像是这种利用太空中无处不在的引力波技术来进行星系的探索,这对于远征舰队或是人类文明来说,都是第一次进行的。
不得不说,外星文明对于星系间的探索要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因为在宏观的尺度之下,引力是支配星系之间天体运动的唯一力的来源。
强大的引力作用之下,就来宇宙当中的光都无法抵御它的拉扯,甚至就连中子星都可以被轻易的撕裂。
不得不说,外星文明在这一点上又为人类文明好好地上了一课。甚至就连陶正阳和周灿这样不懂得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人都会沉迷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陶正阳发现,这台量子计算机可以借助当初无人探测器传回来的数据,对于整个星系数百亿的公里范围内所有物体进行相应的估算,以确定它们的大小,质量以及距离。
虽然没有大家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但是对于现在远征舰队来说,有了这台量子计算机的帮助,就可以像是雷达一般,对整个星系进行一个非常详尽的分析,从而找出外星文明的存在。
陶正阳沉声说道:“虽然还是略有遗憾,但现在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找到外星文明的存在,以期能够在它们对我们再次发动攻击之前,主动出击。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占得先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处处受制。”
刘正博士看着画面上显示的数据,慎重道:“从我们这两次缴获的外星文明飞船来看,它们的飞船体积应该和我们的飞船非常相似,同时质量也和我们的飞船比较接近,应该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它们的位置,并以此来推断外星文明可能藏匿的地点。”
陶正阳点了点头:“那么接下来就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