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有老人捂着肚子,面色痛苦;孩子因寒冷饥饿啼哭不止。
一个中年男人试图用塑料袋裹住孩子,动作笨拙而狼狈。
“这绝对不行……再这样下去,非出大事不可!”一股强烈的焦灼感攫住了林夕的心脏。
寒冷、饥饿、拥挤、湿透的环境……这些都是疫情和疾病的温床!他心里呐喊,“必须采取措施,立刻!”
“林秘书!辛苦了!阿弥陀佛!”
一个沉稳而带着急迫的声音穿过雨帘。
林夕回头,只见清凉寺智远方丈身披一件半旧的绛红色袈裟,撑着一把巨大的、边缘滴着水的油布伞。
在一个和尚的搀扶下,踩着没过脚面的积水,正艰难地向他快步走来。
方丈的脸色在苍天雨幕下显得更加凝重灰败。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透出一种强压下的镇定。
这时,那个沙弥跑过来,尽管浑身湿透,但他双手却异常稳当地捧着一个用帆布层层保护的包裹。
里面正是林夕一路死死护住的那个包裹。
“师傅,幸不辱命!文件完好无损!”沙弥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如释重负的喘息,恭恭敬敬地将包裹双手呈给智远方丈。
智远方丈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极其激动的光芒。
他伸出有些微微颤抖的、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异常郑重地接过它,轻轻地、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那帆布层层保护的包裹的棱角。
仿佛那不是一叠纸,而是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智远方丈的声音竟有些哽咽,“劫难之中显其重啊……”
“能经历此等暴雨冲刷、山路阻绝而安然抵达,这是天意不让它遗失……”
“不,是江书记的重视,是格天的诚意,让它安然无恙!”
“它必将指引我寺走出困厄,福泽后人!”
“弥足珍贵!弥足珍贵啊!”他将它紧紧抱在怀里,雨水顺着他光洁的头顶流下脸颊,竟似浑浊的泪痕。
他深吸一口气,看了一下林夕,脸上带着不解和些许尴尬问道:“恕老衲眼拙,施主是……”
沙弥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介绍:“方丈,这位是江书记的秘书。这是清凉寺的智远方丈。”
林夕赶紧上前一步,恭敬道:“方丈好!”
智远方丈点头致意,随即所有的注意力又回到林夕身上,语气充满了敬意和不解:“您亲自送来了?”
“这太……江书记他……”他迫切想知道关于文件,关于书记的指示。
林夕压下心头对灾情的焦虑,凑近智远方丈,在雨声轰鸣中提高了音量:“方丈!文件顺利送达,我就是书记的秘书林夕!”
“这包裹里的是《清凉古刹农禅文化整体规划参考纲要》,江书记再三叮嘱我,务必亲自交到您手上。”
“书记让我务必转告您:这文件内容是一些初步想法和建议,仅供您参考!”
“佛寺的发展,根本还是佛门的自主,文化的真谛在于传承有序而非强制改变!“
“其中条款,您尽可斟酌思量,哪些适用,哪些可调,最终采用与否、如何施行,决策权完全在您!”
“书记绝无干涉之意,只求提供一些外部视角,供您参考斟酌。”
智远方丈听罢,脸上的皱纹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熨帖开来,深邃的眼中刹那间涌上了复杂的情绪——意外、震动、感动,最终化为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他紧紧抱着怀中的文件,深深地躬身,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阿弥陀佛!”
“江书记……书记他身处红尘俗务,日理万机,竟然如此挂怀我们这深山古寺。”
“这份尊重的态度……老衲……老衲岂能无动于衷?!“
“岂能敷衍塞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