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黄家村后,秦大川回想起那村里人看他们这群外来者的眼神,是那么鄙夷和歧视,这不禁让他也开始担心起秦家村的未来。
刘书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担忧,张了张嘴,忍不住和他吐露了一些秘密:“川哥,你就放心吧,张大人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村子,不会和黄家村那样的。”
秦大川回神,撇头问:“你还知道啥?”
这小子,憋了一路,果然还是知道点什么的吧!
刘书愣了愣,挠挠头:“就知道是一个叫庆平村的,别的就不清楚了。”
庆平村,听这名字似乎是个很友好的村落,秦大川略微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关系户,那都好说!
从黄家村再次上路后,四百多人的队伍去了一小部分,脚程也加快了许多。
午饭都是在路上啃着馒头干粮,一直走到夜晚十多点才进了一个名叫俞县的县城。
“快些,一样是吉祥客栈,别走错了!”石兵头催促着。
秦大川抬头一看,好家伙,感情这客栈还是一家连锁店呐,这和他在现代经营的酒店倒是差不多。
老规矩,他们还是住大通铺加一间人字房,价格没变,只不过多了许多规矩,比如不能随意走动,不能上楼,超过规定时间就得吹灯休息。
花销了二两银子出去,秦大川心里计算着,也不知这一路还得住几次店才能到目的地呢,一次就二两银子没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心里叹了口气,既来之则安之,想那么多干啥,还是先烧水做饭洗澡吧。
住上了大通铺,妇女们把之前落下的针线活全掏出来,拆线的拆线,补衣服的补衣服。
这天一天天的冷下来,妇女们除了张罗做饭的事还得给男人们做衣服,过冬的衣裳一般都是拆了夏衣填点鸡毛鹅绒进去做成冬衣,省钱还保暖。
徐老太看江兰花拿着个菜篮子要进后院厨房,赶紧跑过去拉住她,一把夺过菜篮子。
“你干甚,不要你做饭,去给老二多补两件冬衣,没看到天儿越来越冷了吗!”
说着,还瞪了她一眼,拿着菜篮子进厨房,抢了江兰花的活儿开始做饭。
江兰花一脸懵,做衣服,她不会啊!
站在原地好半天,大嫂张氏路过她,好奇的看了她一眼,问:“二弟妹,你站这干啥呢?”
江兰花:“娘让我做冬衣。”
“那正好,我也要给当家的做衣服,咱一起吧!”张氏道。
“……”江兰花张了张嘴,没说话。
张氏顿时明白了,她这二弟妹本来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身,不会做衣裳是正常的。
“没事,你过来,我教你!”张氏很善解人意地拉着她来到大通铺内。
左右翻了翻,把自己之前做衣服的针线篓子找出来,还有几件破布衣裳。
“你看着啊,先把这线给拆了,鸡毛放进去再补好就成了……”
张氏边说边上手示范,她针线活做的很厉害,没几分钟的事儿,一件手工粗制的冬衣就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