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番外(2/2)

自打娘娘抱回白绫之后,我一直提心吊胆,生怕有大人物来收拾娘娘,三日后,皇后娘娘的旨意果然到了,让我家娘娘搬去慈宁宫陪老佛爷斋戒。我以前听人说过,老佛爷寿辰之前要斋戒半月,念佛诵经,但行节俭,为苍生祈福,也祈祷健康长寿。但是我很纳闷,陪老佛爷斋戒是好事,这个旨意不大对劲,我觉得心神不宁,娘娘一紧张就乱说话,我生怕娘娘在太后娘娘那惹出什么幺蛾子,便要陪着一起去,娘娘反而安慰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娘娘在搬去慈宁宫之前特意拜访了和妃娘娘,和妃娘娘是宫中的百事通,并且和善没架子,喜欢和小辈们聊天,和妃娘娘一听娘娘的来意,笑眯眯地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瓜子,给我们讲起太后老佛爷斋戒的事。老佛爷并非刻薄之人,只是每次斋戒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喜欢让人吃剩菜,老佛爷说年轻的时候陪先皇吃过很多苦,这叫忆苦思甜饭。就是炖一锅大白菜,之后几天一直吃这个,白菜没了填点白菜,豆腐没了填点豆腐。娘娘问难道以前没有嫔妃劝阻过吗,和妃娘娘边嗑着瓜子边说,当然有啊,每位都劝阻,但没用,老佛爷自有自己的坚持。和妃娘娘示意娘娘把头靠过来,小声说道,后来有的妃子也尝试过其他法子,比如偷偷将剩菜倒掉啦,亲自下厨再添几个新菜啦五花八门的方法,但是老佛爷年纪大了,固执己见,不但不领情,还说妃子浪费,责罚了她们。和妃娘娘讲的绘声绘色,娘娘听的愁眉苦脸,不过我反而觉得松了口气。

娘娘搬过去后一切如常,太后娘娘专心礼佛,除了用膳的时能和娘娘说上两句话外,其他时候根本见不着人影。这斋菜吃到第五天的时候,娘娘实在是受不了,得想想办法,娘娘说咱们一定不能和太后老佛爷正面冲突,得让老佛爷自己想通,若是这菜馊了,老佛爷自然就同意做新菜了。于是娘娘便又想了个点子,让我盛出一碗菜,找个发霉的墙角放起来,等菜馊了之后,趁着半夜再将它倒回锅里,这样第二天一早一锅菜都会变馊。我觉得很有道理,便照做了,说实话有时候我觉得我家娘娘挺精的,傻精傻精的。第二日早膳,那锅剩菜果然坏了,娘娘和太后娘娘说今年天气太热,菜已经馊了,我们得重新炖一锅了,老佛爷坐在餐桌旁闭目养神,并不接话,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皇上来了。老佛爷睁开眼睛和皇上说,昨晚融嫔在我的锅里下毒,该如何处置?我惊出一身冷汗,太后娘娘虽不问俗事,但我们干了什么她都一清二楚,我赶忙跪下说倒进锅里的只是昨天的剩菜并非下毒,且这些都是奴婢干的,娘娘并不之情。皇上下令丈责我,娘娘冲上去拦着,着急忙慌的说,怎么会有人蠢到用腐败的食物给人下毒呢,那不是闻一下就发现了么,我…我才不会让老佛爷吃这个呢,只是想提醒老佛爷天气太热,总吃剩菜不好,得做新菜吃才健康。我心想这下糟了,娘娘又开始口无遮拦了。太后娘娘和皇上对视一眼,皆是微微一怔,意外的是,皇上居然没有责罚娘娘,而是让娘娘回青灯殿抄写经文五十遍,别再来打扰老佛爷清修。

回我们院子之后,我总算是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而娘娘却在一旁掉眼泪,说害得我被打了二十大板,别人家的娘娘哪有为宫女流泪的呀,我觉得我值了。再过几日,百灵带来了安嫔娘娘从冷宫出来的消息,我开始胡思乱想,我家娘娘犯了大错,这时候把安嫔娘娘放出来莫非是为了给我家娘娘腾地方,若娘娘真的入了冷宫,我就陪她去,谁让她这么不让人省心呢。那日下午,安嫔娘娘来了,安嫔娘娘本就国色天香,是宫中最受宠的嫔妃,这次再见更是明艳动人,安嫔娘娘拉着我家娘娘的手说多谢娘娘在太后老佛爷面前求情,听得我一头雾水。我家娘娘一样没听懂,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自己当时只是贪图你院子里的绸子,本想用来做衣裳的。娘娘又说错话了,慌忙捂嘴,而安嫔娘娘笑着点头说这对对对,是我说错了。

当天晚饭时分,皇上驾到,还带来了一卷枣红色绸子,笑着说若要跳舞,穿红色更好看。我吓了一跳,因为太紧张,还被门框绊倒,摔了个大跟头。皇上留下来和娘娘一起用膳,席间皇上对娘娘大加赞赏,说娘娘正义勇敢,是这宫中少有的敢说话的人,和陆大人一模一样,又夸了陆大人忠义清廉,为国为民,是国之栋梁。皇上说的这些我听得云里雾里,娘娘可能也没听懂,所以也不敢说话,时不时看我一眼。皇上看娘娘一直不说话,便深情款款的对娘娘说,你是个正直的人,平时不乱说话,但做事总是能做到点子上,是个可塑之才,只是可惜呀,你若是个男子就好了,说完便等着娘娘回话。娘娘紧张极了,说了她入宫以来最不应该说的话。

“啊?!皇上,原来你好这口啊……”

“……”

“诶….皇上你筷子掉了?”

“诶….皇上你怎么走了??”

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行吧。

............................................................................

三月十五,万寿节,宫中女眷和京城贵妇要陪太后用早膳,天刚蒙蒙亮,慈宁宫就已经聚满了人。娘娘身着朝服在主殿左侧席位入座,而我和各宫的宫女们一样在慈宁门外张望。早膳期间的宫廷礼乐仪式要持续一个时辰之久,我们闲来无事,便聊起了宫中最新的八卦。

陈贵人院子里的珍珠眉飞色舞的说,听说三天前皇上临幸了一个宫女,过两天就要封官女子了,但是敬事房的公公们嘴特别严,没说到底是谁,大家七嘴八舌的猜测了一番,我有点奇怪,为啥大家提到的人选都是刻薄又跋扈。安嫔娘娘院子的紫烟压低嗓子说,官女子有几个是正经姑娘啊,不都是一副捧高踩低,溜须拍马的样子么,半个月前安嫔娘娘被坏女人秀仙诬陷,进了冷宫,虽然皇上明察,安嫔娘娘没吃太多苦,但一想到娘娘被一个小小的官女子陷害,到现在都意难平,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官女子不是啥好鸟。我头一次听说这件事,心里暗暗嘀咕,虽然秀仙对我们向来飞扬跋扈,但对待嫔妃们一向谨慎,没想到她居然如此没脑子。不过转念一想,也许本来就是我把她想的太有城府,或许宫里那些成天神神叨叨的老嬷嬷表面上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也没啥大不了的,水平和秀仙差不多,远远低于我,于是我想着想着就笑出了声。

早膳结束后,我们便返回了青灯殿,娘娘说太后今天要接受百官朝拜,宴请官员,我们还有一下午时间可以好好练习舞蹈,明日后宫同庆,需要在畅音楼才艺表演。今年居门关战事连连,太后娘娘下令万寿庆典一切从简,坚决不收贺礼,于是就苦了娘娘们,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准备在寿宴上大展身手。下午孙公公来传皇后娘娘口谕,为了让寿宴更热闹,特意将才艺表演安排成比赛,将娘娘们分成两队,我家娘娘和皇后娘娘一队。孙公公说皇后娘娘对我家娘娘寄予厚望,嘱咐娘娘一定不要让皇后娘娘失望。我家娘娘舞蹈跳的相当好,配上皇上赏赐的舞蹈服,衬得娘娘甚白甚美,一定可以惊艳全场。

第二日一早,我们特意提前到达了畅音楼,在回音廊上遇见了同样早去的团贵妃娘娘和陈贵人,团贵妃娘娘看了看娘娘的红舞服嫌弃的皱了皱眉。

“融嫔你入宫也大半年了,怎么还是这么不懂规矩,万寿节只有太后娘娘可以穿全红,你是来喧宾夺主的么?”

陈贵人慢悠悠的说,“贵妃姐姐有所不知,融嫔妹妹这衣裳可是皇上赏的。”

“宫里现在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皇上赏赐更得守规矩,否则就是丢了皇家颜面,内务府没人提醒过你们么?万寿节上舞服可以穿大红,但需要在跳舞前更换,舞毕后立刻换下,不能冲撞了太后的喜气。”

团贵妃所说我闻所未闻,娘娘也愣在原地。还是翠花反应快说,还好咱们来的早,赶紧回去换衣服去吧。畅音楼和青灯殿离得甚远,我怕娘娘跑回去得一身汗,于是便让娘娘先去和妃娘娘的院子里稍等片刻,我回去取常服和首饰。谁知我刚拿好衣裳出门,就碰上了气喘吁吁的娘娘和翠花,既然娘娘都回来了,我就赶紧帮她换衣裳。翠花一边忙活一边说,和妃娘娘院子里那个杜鹃拦在门口,不让娘娘进去,说和妃娘娘的院子在畅音楼必经之路上,要是有人撞见一身红的娘娘进了院子,那和妃娘娘要被人说不懂规矩的。翠花愤愤不平,说这杜鹃明摆着就是欺负咱们,我们以前也没少给她送零食,还不如喂猪呢。我突然想起昨日聊起的官女子,莫非那个侍了寝的宫女就是杜鹃?又觉得可笑,怎么可能每个官女子都会突然变得跋扈。

换好衣裳后,时间已经快来不及了,娘娘跑的飞快,终于及时赶到了畅音楼,此时内宫女眷、贵族夫人们都已经坐定。娘娘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跑上台阶,踩到丝帕,摔了一跤,崴了脚踝。

我来不及想为什么台阶上会有一个丝帕,我来不及想这丝帕我好想在哪见过,我来不及想娘娘当着这么多人摔倒是不是很丢人。

此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家娘娘得罪皇后娘娘了,这下糟了。

............................................................................

看了大家的意见,感谢大家,为了更便于理解,今天更新一个番外

番外篇

我站在保和殿,望向那块写着正大光明的牌匾,不知父皇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将我的名字挂在牌匾背后,透过后门,我远远的望见交泰殿里的女子,宝相庄严,不怒自威,她是我恐惧和恨意的源头,幸好这是她最后一次坐在交泰殿,否则我如芒在背。我…不,从此以后我要自称朕,朕是这皇宫的新主人,那位不可一世的皇后即将被册封为太后,朕无数次想,如果不是她,我的母后是否可以看见孩儿穿上龙袍。而她应该也在想,如果不是朕,坐在龙椅上的应该是她儿子靖伏,我俩四目相对时,她甚至没有隐藏杀机,有趣有趣,朕倒要看看先死的究竟是谁。老公公胡玉华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将一个锦囊交到我手里,先皇留话,绝境可打开参考。朕心中讪笑,现在的状况不都是父皇一手造成的么,父皇要朕危机时刻打开,那么这锦囊究竟是用来帮朕扫清劲敌的呢还是用来保命的呢?朕不愿去想。

三个月的孝期已过,行封赏大典,要按惯例晋升先皇的后宫位分,并册立朕本人的后宫。此时朕根基不稳,愿意韬光养晦,太后为朕选定了她的侄女做皇后,朕欣然接受,又送来几个女子做妃嫔,朕照单全收。只是在邓文才送来拟单过目的时候,将团妃改成了贵妃,朕总得养几只出头鸟上阵杀敌,在当下团贵妃就是最好的那只,她是兵部尚书之女,精明强干,正直果断,嫉恶如仇,有她冲锋陷阵朕可以安心临阵指挥。

朝堂上付太师步步紧逼,北境又趁新皇登基大举进犯,平原王蠢蠢欲动,洛阳灾荒农民起义暴发,朕双拳难敌四手,心力交瘁。付太师是三朝元老,朝中势力过大,太后乃付太师之女,平原王乃太后之子,又雄踞洛阳,灾荒和起义恐怕他脱不了干系,现在朕的后宫已经被太后的眼线填满,铁板一块,掣肘掣肘,这其中联系自不必多说,只是该先对付哪一头呢。兵部尚书徐挣是朕的人,必须留守京师,兵部侍郎是付太师提拔,朕现在还不敢用,这局面何解?

听说徐铮有个好儿子,朕召徐铮父子来养心殿下棋,一盘残局摆于徐氏父子面前,朕问道白子该如何走才可胜利?徐岱言略作思索抢先答话,此局无解,除非将这枚黑子替换成白子,说着便径直上手,将棋盘上一枚黑子拿掉,再抓起一枚白子摆了上去,困局顿解。传言非虚,徐岱言善谋,但锋芒外露,果然和团贵妃是兄妹,行为作风如出一辙,他这样的性格适合为朕所用,朕封他为北伐副将,随军出征。

次日早朝,几个听到风声的大臣奏表,说徐岱言没经历过武举,不可做武将,被朕打发了,交给吏部去解释。下午养心殿议事时,朕的老师,大学士崔延可算是说了句心里话,当今朝堂暗流涌动,此时攘外不如先平定内政。朕心中大喜,真好啊真好,这次朕连老师也唬住了,朕当然是先安内,所谓北伐不过是为了声东击西,问题的核心在太后,真正的战场在宫中。徐岱言说的这枚棋子,就是皇后。而朕需要做的就是从中周璇,等待时机,只是这事不用太多人懂,朕懂,徐岱言懂就够了。

冬月十三,皇后诞下三皇子,这是朕登基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从此以后皇后这枚黑子就要变成白子了。太后想要废了朕,改立平原王得先过皇后这一关了,太后皇后两个很快就会有嫌隙了。朕是正统皇帝,皇后也是正式册封的皇后,那么将来如果朕遇见什么不测,登上皇位的也是朕的嫡子,平原王甭想通过正式手段夺权了。付太师是个聪明人,利害关系他看的透彻,与其冒天下之大不韪推举靖伏,不如老实一点等待老三长大。腊月十三,皇后出月子,我与几个嫔妃陪皇后散步,皇后说御花园那边有一株梅花,不知开了没有,将我们带往那处,这季节哪来的梅花,但还是顺着皇后走了过去,谁知越是走进越发现有个院子在冒烟,宫中走水是大事,朕前去一探究竟,撞到了冒冒失失的融嫔在烧浓烟炭,皇后在朕面前唱了一出戏,朕顺势将后宫令牌还给皇后,这个面子朕必须要给。事后团贵妃哭着诉冤屈,朕暗自好笑,团贵妃和她哥哥差距还是蛮大的,也远远比不上皇后。

太后平日里吃斋念佛,但哪有半分菩萨心肠,二月十五,她看局势有变,给朕一个下马威,三皇子中毒了,三皇子关乎整个成败,不得有闪失,所以朕一向极为精心,此次的中毒事件确实令朕失态了,没有仔细推敲就将安嫔打入了冷宫。事后朕才想到,安嫔不是太后的人,也许太后选定安嫔做替死鬼也是为了拔朕的钉子,朕打算以后找个机会给她放出来,谁知太后直接假传皇后口谕给安嫔送去一卷白绫,好在那个融嫔不知道从哪冒出来将白绫夺走了,善哉善哉。后来那融嫔又在朕和太后面前唱了一出戏,这戏精彩,让朕想到三皇子中毒的关键环节,又道出了对付太后的方法,甚是精妙。中毒乃是食用发霉的花生所致,花生发霉后味道变苦变臭,一口即可尝出来,纵使三皇子只是个婴儿也不会再吃,这分明是不想致三皇子于死地的做法,而且这毒源并非外来,下毒的人选必然是皇后宫中之人,也就是太后的眼线,妙哉,朕详查后抓到了真凶秀仙,又放出了安嫔,震慑了太后的气焰。融嫔的做法也提醒了朕,想以弱胜强,不能走正面战场,必须要等到强的一方自己露出马脚。哈哈,天不亡我,朕突然想知道那锦囊里写了些什么,翻开来看,之间锦囊之中只有一个字“陆”。

朝中姓陆的只有陆修一人,他是融嫔的父亲,难道父皇派来的救兵真是这父女俩?融嫔出身虽然低微,但却是父亲生前为太子定下的亲事,其中蹊跷朕不知情,只知,迎取融嫔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有趣有趣,朕要去会会那个融嫔。

融嫔院子里飘来股股臭味,见朕也显得局促紧张,话都说不利索,还摆明了要把朕气走。出房门时朕差点被一个粗木棒绊倒,粗木棒又脏又破,臭不可闻,朕已经很生气了,问扫院子那个宫女这是什么东西,宫女傻乎乎的回答说是搞屎棒,朕差点以为听错了,搞屎棒是什么东西?宫中怎么会有这种东西,这宫中的宫女都怎么回事,屋里那个已经够傻了,外面这个更傻。那宫女傻乎乎的解释,搞屎棒不是搞屎的,皇上别担心,是捣黄豆的,黄豆发酵了之后可以用来做花肥,又因为特别臭,娘娘就给捣肥的棒子取名叫…搞屎棒。

朕气极反笑,这融嫔还真是宫中一朵奇葩,不过转念一想,她何尝不是宫中的搞屎棒呢,将那些原本就臭不可闻的家伙都搅碎。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