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9章 要说他们个人真的对吕后恨之入骨?(2/2)

画面中,李世民手持长弓,神色复杂。

【公元626年,权力之争将兄弟手足情谊撕裂殆尽。】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联手打压,李世民走投无路。】

【是隐忍等死,还是背水一战?】

【黎明时分,玄武门箭矢齐发,兄弟血染宫墙。】

【史书称此举“不得已而为之”。】

【可自此之后,他再难摆脱‘弒兄逼父’的骂名。】

玄武门之变,既是李世民登顶帝位的转折,也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污点,也是他无法洗脱的罪名。

为了夺取皇位,他在玄武门亲手射杀了大哥李建成,并斩杀了四弟李元吉。

要知道,李世民与李建成也曾兄弟情深。

可是一旦卷入皇权之争,他们之间只能倒下一个,甚至必然有人要死去。

第三条路?几乎不存在,就算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也极低。

李世民凭借着打下大半个大唐疆土的军功,威望早已登峰造极。

在军中,他有着无可替代的声望。

更何况,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愿意屈居人下的人。

夺嫡的心思,他早已生出。

为了登上帝位,他必须拉李建成下马。

而李建成自然也不是无知之辈,他同样看透了李世民的野心。

因此,两人只能拼死一搏,才能守住各自的位置。

于是,围绕着太子之位,兄弟之间展开了明争暗斗!

当李渊选择装聋作哑的那一刻,骨肉相残的命运,便注定无法改变。

往日的亲密无间,终究只能化作过眼云烟。

由于李渊偏袒李建成,屡屡压制李世民。眼看权力就要被彻底架空之时——

李世民只得铤而走险,发动武装政变,玄武门血战,一举诛杀了李建成与李元吉。

事实上,李世民根本不可能安心辅佐李建成。

早在入主长安之前,他或许就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更重要的是,他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因为他背后跟随的是一大批兄弟们。

兄弟们跟着他浴血奋战,要的就是一个结果。

若他不登上皇位,那么这些兄弟的下场只有被太子打压,甚至性命不保!

不仅如此,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还下令斩杀了十名侄子。

他并不是惧怕他们长大后报仇,而是为了保护尉迟敬德、侯君集等玄武门功臣的后代。

毕竟这些孩子都是皇族血亲,若任由他们长大成人,即便杀不了李世民,也能轻而易举对付他的兄弟们。

李世民的内心并不愿意痛下杀手,但为了属下的安危,他只能背负骂名。

玄武门之变,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当时李世民携尉迟敬德堵住了李建成与李元吉。李建成先中一箭,却并未立刻毙命。

此时李元吉仓皇逃窜,李世民亲自追击,却意外落马,险些丧命。

问题是,这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在干什么?

答案是——他去补刀了。

真正送太子上路的,其实是尉迟敬德,而非李世民。

正因如此,当李世民陷入险境时,尉迟敬德才姗姗来迟。

然而史书中对此只字未提,因为李世民选择独自扛下,不让功臣背负杀太子的骂名。

李世民屠戮侄子们,其实就和当年周勃、陈平等人清算吕后后人如出一辙。

凡是带有吕氏血脉的,都难逃一死。

如此,老臣们才敢放心,子孙后代不会被吕氏余孽报复,才会彻底站在刘氏一边。

要说他们个人真的对吕后恨之入骨?

我看未必。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