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8章 她走后心跳才开始(1/2)

那断续的搏动,起初微弱得如同错觉,像一只沉睡巨兽的鼻息,穿透厚重得令人绝望的岩石。

然而,它并非毫无章法。

它遵循着一种近乎死寂的节律,每一次起搏,都让南村废墟的尘埃轻轻跳动一下。

最先察觉这异样的是几个年轻人。

他们曾是柳如烟最忠实的追随者,在“静默之耳”的教诲下,学会了在喧嚣中倾听寂静。

柳如烟死后,他们一度陷入迷茫,直到这片土地开始“呼吸”。

他们带着原始的陶瓮,像采集晨露一样,将瓮口紧紧贴在龟裂的大地上。

当他们将耳朵凑近瓮口时,那经过共鸣放大的声音,竟像极了一颗疲惫却顽强的心脏在跳动。

咚……咚……咚……

一个青年激动得浑身颤抖,泪水夺眶而出:“是她!是静默之耳!她没有抛弃我们,她仍在说话!”

这句狂热的宣告,成了南村新信仰的基石。

他们将那片废墟奉为圣地,用残存的石料垒起一座简陋的祭坛,称之为“听心坛”。

每日清晨与黄昏,信徒们都会聚集于此,点燃潮湿的艾草,在烟雾缭绕中俯身于地,静静聆听那来自地心深处的回响。

他们相信,每一次搏动都是一句神谕,每一次节奏的微小变化都预示着未来的吉凶。

他们将这无意义的能量衰减,解读为对播种、婚嫁、出行的神圣指引。

殊不知,那只是噬魂魔纹在彻底崩解前,残余能量如同坏掉的座钟,在进行着毫无意义的周期性释放。

一个正在死去的诅咒,被当成了活着的福音。

当这股新的狂热顺着河流向下蔓延时,楚瑶恰好行至河湾渡口。

这里曾是商旅歇脚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另一处朝圣地。

那只被她射落过一次的青铜铃,不知被谁从河里捞了上来,重新用更粗的铁索悬挂在渡口的百年老槐树下。

只是这一次,它不再是简单的渡船信号,而成了一个许愿的圣物。

成百上千的信徒将写满问题的纸条,揉成一团,费力地塞进铃舌的缝隙里。

他们相信,只要风吹过,铃声响起,就是“后来?”给予了回应。

问题五花八门:“我的病能好吗?”“今年收成会好吗?”“我失去的亲人,他现在好吗?”风过铃响,那空洞的“当啷”声在他们耳中,化作了最确切的肯定。

更让她心寒的一幕,是一个盲童被家人强按在铃下,逼他跪着,一遍遍地听。

他的母亲在他耳边哭喊:“听啊!用心听!听到了你就能开悟,你的眼睛就能看见了!”孩子被那巨大的声响震得瑟瑟发抖,脸上满是恐惧,却不敢哭出声。

楚瑶在渡口对岸的茶寮里冷眼旁观了三日。

她看着希望如何被扭曲成执念,看着一个符号如何像藤蔓一样缠绕住无数脆弱的灵魂。

第三日深夜,月黑风高。

她悄无声息地攀上渡口旁边的峭壁,那里是视野最好的地方。

她再次举起了弓,弓身在夜色中泛着冷峻的光。

这一次,她没有瞄准悬铃的铁索。

箭矢破空,带着一声尖啸,精准地射中了青铜铃的本体。

“嗡——”

一声前所未有的、沉闷而悠长的悲鸣响彻河谷,远比任何风吹动的声响都要凄厉。

紧接着,被箭矢破坏了结构的青铜铃发出一连串不堪重负的碎裂声,最终“哐当”一声,彻底崩解,无数碎片如雨点般坠入漆黑的江心,激起一片细碎的浪花。

岸上被惊醒的信徒们发出一片哗然与哀嚎,他们冲到岸边,对着江心痛哭流涕,仿佛信仰被当众处决。

楚瑶站在高崖的风中,黑发与衣袂一同狂舞。

她清冷的声音顺着风,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问题从不回答人,它只让人不再怕问。”

话音未落,她转身没入崖后的芦苇荡,顷刻间便消失了踪影,只留下一河破碎的月光和一群失魂落魄的人。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三岔谷,张阿妹遇到了另一场争端。

这里曾是“真素花园”理念的发源地之一,如今却因为理念的解读而分裂。

山谷两侧,两拨村民手持农具激烈对峙,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

一派自称“真素花园”正统,他们坚信花园的管理者应该如季节更替,轮值耕种,人人平等,这才是“花娘子”最初的教诲。

另一派则高举着一个新雕的木头小像,声称那是“花娘子”的圣像,他们宣称从张阿妹过往的言行中悟出了“遗训”,认为应该选出最擅长种植的人固定管理,定下规矩,以求效率最高。

双方都引经据典,将张阿妹曾经不经意间说的话、做的事,当作支持自己立场的铁证。

有人说:“阿妹当年说过,让最会种花的人先来!”另一人立刻反驳:“她也说过,每个人的手都能让种子发芽!”

张阿妹站在冲突的中心,却没有说一句话。

她听着那些被肢解、被重塑、被当成武器的自己的“语录”,脸上看不出喜怒。

在两方人最激烈的叫骂声中,她默默地蹲下身,从背篓里拿出一把小锄头,在两拨人中间的空地上挖开一个浅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