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章 盆满钵满李长安(1/2)

苏轼总算实证了一把什么叫挥汗如雨。

一路挤过来,被别人的汗雨给淋了个透,本想一走了之,可再一回头,这出去也是个事儿啊。

挤吧,跟着人群往前蛄蛹。

把道家清心诀背到第六百二十四遍的时候,他终于来到了金楼跟前。

有一阵子没来,金楼似乎变了模样。

原来土褐色的外墙,如今全换成了灰色的石板,从墙根起,一直铺到二楼,总共怕不是有两三丈高。

大门也不像记忆中的样子,改成了一对外开的城门模样的宅门。

从二楼向下垂下来几十条两三尺宽的绸带,上面还写着吉祥话,什么鹏程万里,什么步步高升。

大门处排着三支队伍,最长最粗的一条有人举牌子写着“国债”;

稍稍显得细那么一点的,写的是“李长安”;

稀不楞登几个人,还在四处张望,不时有人退出的,写着“开封新城建设”。

他打听了一下,排哪个队伍,只能买到对应的“交引”。钱多的,就选国债,一百贯一票,三司担保有债必偿。

钱少买不了国债的,那就选“李长安”,财神爷的“交引”十贯一张,赔了咱就当上供了。

“开封府筹建新城,一样二分利息,怎么没人支持么?”

“大官人,听口音外地的?一个是国库作保,一个是财神爷当家,你钱多了烧的也不能给官府填窟窿啊。

“我跟你讲,开封府盖房子,那吃拿卡要偷工减料的,好事儿都得办黄喽!”

苏轼一阵郁闷,他怎么就吃拿卡要了。

上任伊始老师就交代了,要成大事,就得爱惜羽毛,洁身自好。

一个多月以来,他可是没占开封府一个铜板的便宜。

排在自己的队伍里,别人向前蹭了一个身位,自己已经跨进了门槛,进了大厅。

一次能进门十个人,大厅里倒不怎么拥挤。

有伙计引导,地上也画着线,一路来到“柜台”,是齐胸高的一溜汉白玉台子。台子后坐着看上去三十左右,算盘娴熟的算是“掌柜”,前一个人买完了,那“掌柜”拍一下铃铛,后面的人才能上前。

金楼改成了挑空格局,大厅实际有两层高,屋里的彩色阳光,就是从二楼的琉璃窗洒下来的。

苏轼招呼伙计,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您可不能这样,都您这么干,对排着队的人不公平。要不您就买新城投资的债券,要不您就出去,咱得讲规矩!”

身上摸了半天,没有啥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件儿。

再说了,就是有,伙计也不一定认识。

正在窘迫之时,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看去,原来是“吕惠卿”伙着一群人下楼,正要从侧门出去。

“吉甫兄!”苏轼推开伙计,急忙摇晃手臂。

吕惠卿吓得一缩头,下意识的就想往人群里钻,被苏轼赶上来一把拽住外衣,漏出来半个膀子。

“唉!!!???”

“吉甫兄,我,子瞻!”

吕惠卿回头瞅了一眼,这才放下心,跟众人告别后,尴尬的看着苏轼,脸上还有些紧张。

“长安呢,我是来找他的!”

“啊...嗐!我说么,那赶快上楼!”吕惠卿趁人不注意,左手伸进袖子,好顿掖鼓。

二楼一半拆掉做了挑空,还剩一半的面积,现在成了一群算盘师傅的工作场地。

四张桌子一排,从前到后,一共六排桌子。

站在旁边,感觉算盘珠子的声音震耳欲聋,听着令人烦心。

最讨厌的,还有人做汇总,向三楼汇报。

“国债七万贯销售完成,顾客还在下单!........”

“东大债券累积达成两万贯,后劲十足!..........”

“开封新城,一千一百三十贯,再接再厉........”

跟着吕吉甫上了三楼,这边倒是空旷,两倍大的面积,只有几十个人。他看见报单的伙计一路小跑,终点正是李长安。

他今天倒是穿的正正经经,没再搞什么花样,一身标准的圆领学士袍,颇有几分读书人模样。

看来自己是来晚了,一伙又一伙的人上前去跟李长安告别,大家相谈甚欢,对李长安极为尊重。

一想到自己卖的最惨,登时心里颇为不平。

肯定是这小子没出力气,要不怎么他一个商人盖学校都有人买,自己堂堂从四品的代掌开封府令,才混了一千多贯。

在边上歇了会汗,见人也走的差不多了,苏轼这才上前打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