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不怕?
不想被撸,那就可以申请到地方任职。什么河北东路啊、河东西路啊、秦凤路啊、广南西路之类的。
那些地方,既缺管理干部,还缺教育资源。
到时候可以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援建好了,援助地方建设。
这批人,所欠三分之一折现,剩下的到了地头进行物质折补。比如你得有房子吧,要吃粮食吧,要穿衣服鞋吧。
地方上东西可比京城便宜多了,在京城直接开票,到了地方由转运司进行兑现。
一来一回,这差价至少一半。
冗员里,再撵走个三四千不成问题。
剩下的,就是所谓朝廷精干,要真金白银给人兑付。好在这部分也不多了,就算还剩个五六千,总数折变一下,一千六百万能剩下一千万就不错。
一成五的利息跑十八个月,才二百二十五万贯的利息。
也就是说,到时候国库拿出来一千两百二十五万贯,就可以跟官员们清账。
要是这样,李长安还是赚不到钱的。
他在赌一件事,赌人性的弱点。
纵观人类历史,无论东西黑白黄,人对好不容易收回来的欠款,总是有种捡钱了的错觉。
对于远期收入进行财务规划,这是十八世纪有了股票之后的事儿了。
今天,他准备给官员们送上一份大礼。
你们存的工资只是个虚假的数字,能看不能花对吧。现在,汴京多家金融业商号进行联保,国库出一张保证书,表示到期后一定会划拨资金就行。商号们将直接收兑官员手中的存票,见票付现。
不过这存单毕竟只是张纸,本质上跟交引没啥区别,商号要求官员们进行贴现。
还有九个月呢,按照正常计算利息,至少三个一百天,那就是总计四成五的利息。
减掉朝廷答应贴补的两成五,那还有两成。
看大家都是国之干城,也不要求全贴,贴一半就行。
朝廷给你开一千贯的存单,到我这里,只能付给你九百贯。
要么你就等,想直接拿钱,那就这么多。
一上一下,这里面有三百万贯的空间,去了各大商号的分润,李长安作为操盘的大哥,至少能进账十个。
这之外,赵顼已经答应了给他十个,加一起就是二十。
这还不算完,官员们兑了银钱,要么消费,要么投资。
想消费,这么一大笔钱下去,买什么什么涨价。别的不说,刘三强跟蔡京那边的打赏肯定要涨。
那投资吧,现在汴京最大的投资机会就是新城建设项目。
无论是直接买债券还是入股各个供应商,总之都是帮了李长安的忙,而新城最大的受益人还是李长安。
大坑套小坑,坑里还有水,水里还有钉。
一帮没读过经济学的还想薅他的羊毛,吃他的大户,简直是把脖子送过来宰。
就这帮人,算计了他,还得跟别人说声谢谢。
李长安在日记本上,用无人认识的字母费劲的记着:“熙宁二年九月,新增存单兑付业务,计收四十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