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家,富柔还没回来,富弼老头没吃饭,就着树下的一张小桌,在啃瓜。
“富公,咱们赌赛一把如何?”
富弼把盆子推过来,示意他也尝尝。这种瓜是洛阳特产,一种绿瓤的类似面瓜的东西,只在洛阳种才是甜的。
富弼点点头,看李长安兴致盎然,肯定是有什么事儿要显摆。
“我猜,韩稚圭信里是不是说,要朝廷给马政案结案?”
富弼眯着眼睛,端详着李长安。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真了不得,居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韩琦抗议裁军是假,大宋财政崩溃,不裁军就是亡国之祸。
他是要借着抗议提要求,一是保留他曾经的老部下,二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公侯富贵。
苏轼还要分析,富弼作为亲历者,早就知道马政案的水有多深,韩琦家族在里面参与到了什么程度。
只是大宋就这样,韩琦贪但他也做事。
难道他富弼就没有经营田产,插手榷货务的生意么;欧阳修、文彦博就没跟商人交往;司马光没让儿子恩荫?
天下第一才子苏轼回京,不也是带了三条船的货物?
只要能做事,谁都可以贪。反正天下是大家的,只要别太过火,耽误了天下的稳定,那就都可以当成陋规。
大宋改不了!娘胎里就带着这些毛病,除非再出现一个太祖样的人物。
“明日,枢密院和政事堂下令,让韩琦解散裁退老卒!”
“这就对喽,我新城开工人手奇缺,就等着这盆米下锅了。耽误一天就是几千贯啊,想一想都心疼。”
“他不会同意,肯定会以讨饷为由,举兵封堵城门。然后,拒绝安抚,向后宫进行请旨。”
没有政治智慧的李长安一拍巴掌,这特么也太草台班子了吧,能不能搞得复杂一点,就这么直愣愣的计谋?
“那我的工人怎么办?”
“我需要人手上墙,从你借五万人如何?一天二十文,若是受伤,再补一贯汤药费。”
李长安一听,这还真要干架啊。
大将军回城,韩琦也不怕士兵给他披黄袍,要是戏演砸了,可不好收场。
可是,他马上想到了今天在开封府时大家对韩琦的标签总结。
“自大,狂妄,目空一切,鄙视武夫。”
韩琦回来,一定不会是真的告诉大家他要兵谏的。肯定半哄半骗,说是帮他们讨饷,顺便让他们回家退役。
这老登,明明自己想要搞事儿,还拿老子出气。
这回不给他上上眼药,等着将来真进了政事堂,机会可就不好找了。
“你确定是明天?”
“最迟后天!”
“好,那咱爷俩就唱一出空城计。只要他敢让大兵出营,我就让他一个也带不回去!”
俩人返回书房一顿密议,催饭的厨娘叫了三回,菜都热烂了,俩人才满脸轻松的出来。
“咱们分头行动,管教老韩头一个有来无回。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明天城墙
富弼开心的抚摸着自己的肚皮,人老啦,吃点东西都藏不住了。
李长安这小子还行,看着比苏轼强,做事总能另辟蹊径,韩琦遇上他也算是倒了大霉了。
行,无论是富家还是洛党,交到这小子手里,将来准吃不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