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有一篇,写的有鼻子有眼,说李长安早年被城中无赖绑架过,他做出过三条预言,如今已经全部实现。
所以,李长安要么是妖人,要么就是推动大宋走向败坏的罪恶黑手。
沈括那边送来了最后的方案,他干脆要重新确定营造尺。
大宋现在的长度度量非常混乱,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大家互不相通。
比如卖布料的布尺,跟木匠的鲁班尺,做印刷的书尺,三者就各行其是。沈括打算以鲁班尺为标准,在基础上重新划定营造尺的长度单位和器具。
最小单位为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一分,十分为一尺,十尺为一丈。
李长安一算,这还了得,诸葛亮九尺身高,这特么不成高达了。
不过一想,只要把秦尺、汉尺、唐尺都标注出来,等明末罗贯中或者王实甫写书的时候,应该不会搞乱的。
再怎么也比网文作者严谨,不会连最基础的生活常识都会犯错误吧。
不过,沈括这家伙,要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新的尺,这叫什么事儿?
外面正盯着自己找麻烦呢,要是再出来一个“长安尺”,估计弹劾自己的奏章又要多上几百封吧。
他否决了这个提议,只是告诉沈括热胀冷缩的规律,让他多寻找和实验材料,尽量在制造新尺的时候,能够规避影响,保持精度。
即便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上小学的时候他用过钢尺和塑料尺,那玩意精度能卡到毫米,再多就不行了。
要想进一步提高精度,就只能上卡尺,可游标卡尺这东西他一个文科生摸都没摸过,也给不出建议。
只能靠工匠们自己摸索了。
三天内消弭影响,他首先得弄懂事件背后,到底是谁在推动。
这事儿烦不了别人,就是好兄弟苏轼的专业特长。
到了开封府,把事情一说,苏轼大摇其头。
他好不容易有机会斩断世家的腐败大手,却因韩琦回京断送了机会,现在正憋着劲儿找回场子呢。
只是消弭影响也太小瞧了他改革的开封街区管理制度。
要干就要掀房顶,必须揪出幕后黑手,然后顺藤摸瓜,给敌方以沉痛的打击,使得他们以后十年怕井绳。
说干就干,苏令尹召开工作会议,展开任务部署,严令要求两日此案必破。
别管什么人,只要是怀疑对象,一律铁腕拷问。
“不是,苏子瞻,我怎么感觉你有点向来俊臣的方向发展呢?”
苏轼可不管那个,他如今正在气头上,从开封府路过的野狗都要被训斥两句。
“要不我不管了?”
李长安赶紧低头,你是大爷,你是词仙,你说了算还不行么!
千载之后,读者别说自己教坏了苏轼就行。
嗯,等过一阵子,自己组织个出版总署,对民间一切文字进行审查,敢写老子不好的,一律都给它封了。
那样,世人就不会知道苏轼黑化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