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行甲投书已经过去了好几日,他都以为石沉大海,不可能再有音信了。
忽然,有李财神的人过来传话,要请他去安静地方详谈。
于是他就跟着来人,一路沿朱雀大街向西,进了金明池,上了画舫。
金秋九月,湖面上的荷叶还是碧绿碧绿的,叶面上有风浪卷起的水珠,阳光一照,像璀璨夺目的宝石。
船上有两个大人物,一个年轻,另一个也很年轻。
“说说,玉津园那么小的一个地方,是怎么安排下一千两百多人的?”
说话的衣着怪异,像是传说中的李财神;另一个慵懒恣意,倒像是来游玩赏景的。
尘行甲想了想,还是决定赌一把。
李财神不可能钓鱼执法,他跟玉津园没关系,自然也犯不着为那些蛀虫遮掩。
“籍册上实有二百七十三人,大头在修缮和京外采集上。自打仁宗万寿节,玉津园便搜罗天下奇物以供宫里消遣。起初一共派出去十位寻访使,只是这寻访使慢慢变成常驻外地,京中这头便要再招一轮。如此往复,现在园中加上外地,玉津园共有一百四十余寻访使分布各地。”
尘行甲介绍,在籍的氛围在园和驻外,在园的负责兽医、场地建设修缮、动物养育、园区接待等等。
驻外的,负责协调地方州府跟当地转运司,把奇珍异物从地方送到京师。
两相加总,就是这二百七十三人。
还有一千人,实际上都是空饷,是几十年来冒领的人数。
玉津园不像御马监,一年卖马粪都能换一大笔钱。
他们吃的就是朝廷的俸银,通过安排并不存在的人,套取朝廷给予的费用。
这让李长安想起一部电影,一个叫驴得水的小学教员。
他想知道,那些不在籍的人员,是怎么得到户部的拨款呢?
尘行甲表示,玉津园其实归濮王领导的一个部门管理,只是怕一个人长期霸占某个位置会产生专权,所以特意将财权分给了户部。
户部不管查验,直接见请款札子付钱。
从景佑年的一百多人,慢慢的,越来越多,现在名义上,玉津园连给金鱼喂食儿的都有好几个人。
如果进行核查,就能发现有一大群人是不能见光的幽灵。
他们名义上是从其他园或者衙门调来支援的,可是你要全面查账就会发现,每个园,每个监,都有一大批从外面支援的人手。
不止玉津园一个,还包括脚下的金明池,不远处的琼林苑。
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个鸟德行,严重的超编,而且是英灵超编,普通人完全看不见。
负责管理园林的,并不是工部虞司,那里只是挂名而已。
在内,有个部门叫内侍省后苑造作苑;在外,文官们在户部有个京畿房的四园提举。
想要查这些冒领俸禄的人是谁安排的,只要看这两个机构里,谁最肥就可以。
那慵懒的年轻人起身问道:“你可愿参与此案,事成之后,我推荐你进天一阁。”
尘行甲笑笑,摇了摇头。
“我怕!知晓此事底细的人极少,要不是交接出了乱子,档案我也查不着。顺藤摸瓜,背后之人定能查到是我举告,所以我不敢查。”
“怕什么,我是钦差,护得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