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章 众(1/2)

东京城,失去了往日的秩序。

各国钦使满世界打听,你们这大宋国,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儿?

没人能回答他,每个人所见,不过是四百平方里上的一角,有时候可能连一角都算不上。

到处都是乱糟糟,贵人们自我圈足,连大门都不敢出。

一个个猫在家里,不断地催促下人去打探消息。有的人连普通百姓的麻布衣服都准备好了,一旦不妙,立马开溜。至于宅子,只要留得青山在,将来无论谁得了天下,会有拿回来的一天的。

街面上,冷冷清清,买卖人家都是一群人持棍拿刀,守在门口。

不得不防,东京的乞丐和青皮还是要防的。

当年,宋真宗赵恒登基,刚从东宫府邸坐上轿子出来,就被乞丐和闲汉们以蹭喜气的名义抄了家。

零元购,东京地界是有传统的。

有出来置办紧急物件的,小心翼翼的,贴着墙根走,目不斜视,生怕跟谁起了误会。

各治安所组织街坊进行巡逻,一里一坊,短暂性的进行封闭。

人们一边心里头发慌,腔子里好像缀了一块铁秤砣,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对未知的恐惧,如鲠在喉。

另一面,每个人又陷入了无名的亢奋。

好久没闹点大事儿了,这醋不酸、酒不甜的日子,终于迎来了转机。

心里头,渐渐生出渴望,闹吧,快闹起来吧!

闹得最不显眼的,就是在朱雀大街上的中基层京官们了。

文人嘛,还是拘束太多,闹饷也闹得文质彬彬,连句口号都没有,就只是堵住了大街,禁止人通行。

真有脱离队伍,想对上官谄媚,偷偷去上班的,他们也不阻拦。

只是骂两句“悭吝小人”,表示不与之为伍。

大头巾们拥堵御街,京城百姓也看了回热闹,不到半天,谣言传的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最开始,人们只是聚在一块抱怨。

你借了多少债,我欠了多少钱,朝廷心里到底还有没有咱们,这大宋还是不是与读书人共天下。

有几个被京察收拾得狠了的,慢慢就把目标对准了两府宰相。

“麻麻的,他们龙虎斗,偏拿咱们作伐。李俊儒跟我都要出京去兖州,听说那地方正闹响马,这不是要人老命么?要我说,就怪这个韩琦,他不把钱造化光了,也不至于朝廷养不起咱们这点京官。”

他这么一说,马上引起身边人的共鸣。

“是极,是极!这韩稚圭,简直是属饕餮的,朝廷四千七百万贯的两税都不够他折腾,还欠了这么多债。”

“关键是,钱花了,西夏也没平啊!”

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官僚站了出来,脸上略带鄙夷之色,对刚才开口的青年开释道:“平?自古以来,养寇自重才是升官发财之道,把撮尔小国给灭了容易,再上哪儿找这么个发财的地方去。”

老者的话,犹如水滴掉进了沸油里。

人们纷纷把怨气抒发出来,破口大骂西军将领,加上韩琦率领的北方势力。

“这帮喝人血的家伙,拿平民子弟的命给自己染红朱门,又掏干了江南六路的财富,去换自己升官发财。他们心里,咱们就是任人宰割的亡国之奴吗.......”

说话的,是江南西路鼎鼎有名的赵怀礼,此人早年组织过春晓诗社,在南人群体中,颇有人望。

之前王安石做副相开办新法,赵怀礼积极支持,给王安石输送了很多乡党贤才。

江南税重,一府之地,上缴的赋税比北方一路还多。

这帮人推举王安石,当然不白干,也是想趁机推动朝廷改革,解开自己脖子上的绞索。

眼下,海贸兴盛,江南西路的人却攒不出银子置办大船,只能给福建路和两浙路当长工,任谁心里也不情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