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来一封御笔亲书的丝绢,展开了,正是两个月之前,赵顼给他超擢任命的敕令。
“根据太祖旧例,凡新君继位前后、京师戒严、或北方遭遇特大天灾。开封府尹有节制京师、刑狱便宜行事、接管城防、监督在京百司、提调京畿路禁军兵马之特权。我杀两个人怎么了,他们个个都犯了该杀之罪。”、
欧阳修一回忆,好像还真有这个太祖旧例。
五代时期国都被偷太频繁了,皇帝领兵出征,某个将军谋反,就直接把基地给扬了。
太祖南征北战,不得不防。
于是设下制度,只要他出征在外,监国无法履行职责,开封府尹就顺位接管整个京师,当临时皇帝。
那个时候,开封府尹是赵普,他最忠诚的老部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策划执行人。
所以,老铁没毛病。
这制度只有寇准享受过一回,当时契丹南侵,兵围澶州,朝廷百官泱泱着要南迁,他也算不得已。
从此以后,无论谁当开封府尹,再没提起来过这个茬儿。
正当性的问题解决了,可你得罪二十几家权贵,这事儿怎么算,你不可能一直启用临时状态吧。
就是你想,两宫太后和皇帝也不能让啊。
咱爷俩才排第几,轮也是轮到富弼、曹佾、韩琦他们,你这还是厕所里点灯笼啊。
什么权贵,土鸡瓦狗尔!
苏轼表示,纸老虎没什么可怕的,他们现在除了浪费国帑,还有一点影响力么,我堂堂钦差,怕他们?
要不是朝廷京师搞戒严,我还没权力杀他们,这下正好是及时雨了。
欧阳修已经彻底绝望,这孩子疯了啊。
真当自己是包青天第二么,大宋的核心是啥,是权贵啊。你没见骂了半天“荫官”朝廷连半点反应都没有?
不是朝廷不懂利弊,而是有什么米做什么饭,咱大宋朝就这个基础。
好了,你现在直接跟权贵们宣战,站在所有三品以上大臣的对立面了,等死吧。
苏轼说,等死?
死国矣!
朝廷有奸党祸乱朝政,我不光要杀恶衙内,还要搞清君侧。
怎么样,老师,这把老骨头了,要不要再陪弟子去燃一次?
欧阳修忽然心里有了一丝光亮,对呀,造反不就活了么!只要把能报复的力量全部打倒,然后送弟子进政事堂或者枢密院,有富弼保着,谁还敢动自己的嫡传门徒。
蜀党、洛党、欧阳门徒,三大宗合一,简直天下无敌。
对,赶紧起兵,咱们清君侧去!
什么老太后,老国舅的,都通通靠边。那贪污修陵寝费用的韩琦,人品如此不堪,也痛快滚到岭南去。
这天下,只有我徒儿执掌最合适了,天下一人么,比范仲淹厉害多了。
现在,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很快,苏轼收拾好了衙门,叫上所有衙役和临时工,开始向皇城进发。
李长安啊,李长安。
你要是敢晃点老子,等我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的!ru2029
u2029昨天都去过节了么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