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唐太宗半生征战,对骑乘的马匹视为亲密伙伴,极为爱惜,甚至专门为自己的坐骑建立了陵墓。
李世民的马从何而来?
答案是汉朝,汉朝是第一个专门设立战马繁育中心的中国王朝。当然,这也跟接了秦国的衣钵有莫大关系,毕竟嬴政家的老祖宗在大周就是干这个活的。
汉朝设立牧师苑,在京师北方大力发展军马场,仗着沟通西域的便利,引进良种,不断优化,打造了中国第一个战马质量的高峰。
一汉顶十胡,不单单是因为护甲和铁制武器。
优秀的战马,能长途跋涉,又能快速突击,承载能力又远超草原的本土原生种,打不过胡人才奇怪。
这套体制建立后,一直传承不断,直到司马晋统一中国,然后被人撵到南方。
接下来的就是,八百年的建设成果便宜了崛起的胡虏。
谁拿到西北的马种资源,谁就能在北方建立骑兵优势,就能获得更大的战争潜力。
关陇集团,正式因马而兴,八柱国四家等王,可见实力之强盛。
本来,大唐汉化,中原再一次拥有了古典时代最有力的战争储备。若是可以一直繁盛下去,或许在四百年前能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也说不定。
只是这帮胡儿汉化的还不够,只一味的要当奴隶主,把整个天下都用来榨取资源供自己享乐,终于逼得天下皆反。
等到大宋再次一统,别说联通西域,核桃都丢了,西北马场一根毛也没捞着,早就被契丹吃的干干净净。
从此,无论是天马,还是大宛良马、汗血宝马,全都成了故事里的传奇。
当契丹十几万骑兵南下,宋人只能修筑城堡,故意使黄河向北方泛滥,意图拖延敌人的行军速度。
宋人,对真正的好马,已经失去了概念。
只要是四条腿能拉车,能驮人的,都是好牲口。禁军里,骡子、驽马、甚至毛驴,都是精贵的装备。
石俊作为石守信的后代,自然对战马熟悉无比,毕竟祖上的一切荣光,都有战马的功劳。
当他第一次见到胡商牵着的这两匹“天马”时,忍不住心潮澎湃,大呼过瘾。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么雄壮的战马。要是咱大宋禁军有此等战马五六千,俺老石也想披挂上阵,直捣贼巢。
三人马车所用的驽马跟眼前的“天马”一比,简直就是三条小驴,整整小了三圈。
不顾李长安劝阻,两人早已迎上前去和胡商攀谈。
“客商从何而来,可是西域?”
那胡商不怎么爱搭理人,也似乎不认得大宋上层,只是满不在乎的点了点头。
两人围着马又看又摸,比在青楼馆子里还上心,眼珠里似乎要冒出欲火来,看着都吓人。
这两匹马似乎并不喜欢人类对他的亲近,还不等二人绕到身后,便人立而起,对着俩人又跳又叫。
见一个衣着华贵,器宇不凡的人只是站在原地远看,胡商觉着,这人肯定是这伙人里的头,是能说了算的。
走近了,一抱拳,喊了声大官人。
“大官人可识得宝马?自古英雄配美人,这宝马良驹,自然也不能折辱于庶子胯下,可相中了?”
李长安以袖遮面,缓了半天,见对方问的真诚,只好恢复正经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