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 章 南北两帝(1/2)

一则如同九天惊雷的消息,自北方幽州传来,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大乾天下:

“皇帝陛下”于幽州城下诏,痛陈帝都屡遭魔患,已非安全之所,为保国祚延续、祖宗基业,决意顺应天意,迁都于北疆重镇幽州城!

并敕令天下州郡官员,即刻前往幽州朝见新都!

诏书言辞“恳切”,盖有传国玉玺与太后宝印,由丞相萧文渊及一众“随驾”大臣联名签署,显得“名正言顺”。

天下震动!

迁都,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更遑论是迁往魔门肆虐的北疆!

这无疑是萧文渊与萧玉凰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阴谋,旨在窃取大义名分,行割据之实!

消息传回龙渊城,留守的官员、宗室们顿时炸开了锅。

恐慌、迷茫、愤怒交织弥漫。

陛下在对方手中,并下了明诏,他们这些留在龙渊的臣子,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政治尴尬与危险之中——

是遵从所谓的“迁都诏书”,北上投靠那个明显被魔门控制的朝廷?

还是……另做打算?

继续等待玄镜司搜寻的结果已无意义,对方已然亮明车马。

在此人心涣散、国本动摇的危急存亡之秋,一个人的态度变得至关重要——敬天辅圣康慈皇太后,萧玉鸾!

她不仅是先帝正宫,名分最正的太后,更是刚从魔爪下脱身、亲身经历了萧文渊与萧玉凰篡逆野心的受害者与见证者。

她的政治立场,拥有无可置疑的合法性与号召力。

在杨昊、墨天穹及宗室元老的恳请下,萧玉鸾于残存的金銮殿上,当着众多留守大臣的面,展现出了与她平日温婉形象不符的果决与刚烈。

她凤目含威,声音清晰而坚定,传遍大殿:

“幽州伪诏,荒谬绝伦!”

“皇帝幼冲,为奸臣萧文渊、魔头萧玉凰所挟,其身不由己,其诏岂能作数?”

“此乃窃国大盗之行,乱臣贼子之言!”

“我大乾太祖皇帝于此龙渊立都,已历二百余载,此乃国本所在,天命所归!”

“岂容魔辈轻易废弃?”

“国不可一日无君!”

“为安定天下,延续国统,必须立即废黜被挟持之帝,于龙渊正统之地,另立新君,以正视听,以聚人心!”

萧玉鸾的提议,如同在黑暗的迷途中点亮了一座灯塔。

尽管“废立”之事干系重大,但在当前近乎亡国的危机下,这已是唯一能打破政治僵局、凝聚反抗力量的唯一途径。

殿内众臣在经过短暂的骚动与权衡后,绝大多数人纷纷跪伏在地,高呼:“太后圣明!臣等附议!”

有了大义名分与主流朝臣的支持,后续事宜迅速推进。

宗人府即刻查阅玉牒,在仅存的、未被挟走的年幼皇子中,择一位年仅六岁、母族背景相对简单、易于掌控的皇子龙恒为新帝。

三日后,一场虽然仓促却仪式庄重的登基大典,在历经劫波的龙渊城皇宫举行。

萧玉鸾作为皇太后,亲自为小皇帝披上龙袍,垂帘听政,总揽朝局。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昭告天下,痛斥萧文渊、萧玉凰父女篡逆之罪,废黜幽州伪帝,定其为“北阙伪朝”,号召天下忠臣义士共讨之!

同时,加封杨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平叛诸军事,敕令其整军经武,准备北伐。

自此,大乾王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南北二帝”并立时期。

龙渊城的“龙渊朝廷”,占据着法统、地利(旧都)与大部分南方疆域,以及杨昊的强悍军力;

幽州城的“北阙伪朝”,则控制着名义上的“皇帝”和部分朝廷架构,背靠魔门势力,盘踞北方。

新帝龙恒登基次日,龙渊朝廷尚未来得及细细消化新朝初立的繁杂事务,

一则来自北方的讨逆檄文,便如同冰水泼入滚油,在金銮殿上炸开了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