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我们有五年的时间(1/2)

姬琰点点头,指出关键难题:“方才怀远所言,以两淮盐引未来三年之收入作为这国债之担保物,朕有所忧虑。据户部奏报,去年国家岁入,粮食、布匹等实物加上折色银两,合计折银不过八百万两。年初御前財政会议,这八百万两划给六部九卿各项预算已是捉襟见肘,寅吃卯粮。”

“如今朝廷虽在清丈田亩,岁入或可略增,且推行折银纳税,亦可减少实物损耗,然终究是杯水车薪。这六百万两国债到期之后,朝廷恐难有財力如期偿还。届时,难道真要將两淮盐引这关乎国计民生、近百万两的岁入拱手交予债主吗”

“这对国家財政定是致命打击,无异於饮鴆解渴。但若失信不还,朝廷信用则荡然无存,今后政令难行,国將不国!难道这国债,竟是一剂裹著衣的毒药只能解一时之急,却埋下倾覆之祸”

这番忧虑切中要害,道出了帝王最深的忌惮,失信的后果远胜於缺钱。

对此,陆临川胸有成竹,早已深思熟虑。

他不答反问,引导著皇帝的思路:“敢问陛下,可知我大虞岁入最盛之时,有多少”

姬琰略作沉吟,眼中流露出对盛世光景的追忆:“朕翻阅典籍,仁宗、宣宗朝鼎盛之年,国家岁入粮秣、盐课、关税、商税等项,常年折算下来,可达一千五百万两之巨。那时国库充盈,九边粮餉充裕,河工水利频兴,官吏俸禄按时发放,四海昇平……”

陆临川抓住时机,声音有力:“陛下所言极是!大虞还是那个大虞,疆域未缩,何以百年之后,国家岁入不增反减,竟至八百万两都艰难维持究其根本,就是土地兼併愈演愈烈,税基流失;官场贪墨横行,上下其手;盐政、漕运等国之命脉败坏不堪,蠹虫丛生!正因如此,才需陛下锐意改革,清丈田亩,整顿吏治。臣之所以力主发行国债筹此巨款,正是为了给这『改革』注入本钱!”

他目光灼灼:“国债並非需即刻偿还,而是有一个缓衝期限。臣初步构想,这第一期国债,可定为五年期。”

“五年!陛下,我们有五年的时间!五年改革,五年锐意进取,难道还不足以遏制兼併、整肃贪腐、修復盐漕、开闢財源难道五年之后,我大虞的岁入,还不能从如今的八百万两低谷中走出,恢復至……至少千万两以上陛下乃中兴之主,励精图治,难道对此竟无信心吗”

这话如同强心针注入姬琰心中。

他方才的忧虑,是被还款压力所困,而陆临川却將国债的还款能力,与改革成效、国运復兴直接掛鉤!

將“还款”的压力,巧妙地转化成了“改革成功”的动力!

姬琰只觉胸中一股豪气激盪,那因財政困顿而產生的挫败感瞬间被驱散大半。

是啊,朕立志要做中兴之主,若连五年扭转財政颓势的信心都没有,还谈什么中兴大业

国债虽巨,但只要改革成功,岁入大增,区区六百万两本息,何足道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