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向她介绍孩子们的功课情况。
目前在这里读书的总共有二十五个孩子,最大的十二岁,小的才五岁,都是来自牛头村。
他们和父母同住在庆园,父母跟着江晟种田耕作,孩子们则白天到学堂念书,晚上回到住处和父母团聚。
他们都很珍惜这次得之不易的机会,学得很认真。
“不过人的天分有高有低,有些孩子无论怎么努力,就是学得慢,也是没办法。”夫子道。
杜若点点头,“没关系,能认字就很好了,其他的日后再说。”
从慈幼院出来,杜若又马不停蹄赶去了第一医馆,下午还有两台手术呢。
刚下马车,就看见隔壁慕云馆门口站着的苏慕。
两人一对视,苏慕歘地抖开扇子,挡住了自己的脸,装作没看见她。
什么情况?
杜若偏走到他跟前,叫了声:“二表弟?”
苏慕装不下去了,只得讪讪地移开扇子,俊脸上带着些许尴尬,轻咳了两声,“早啊,表嫂。”
自从出了段秀那档子事,苏慕在杜若面前就分外不自在,一想起自己曾在她面前丑态百出,就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
但瞧着杜若一脸坦然,又暗笑自己一个大男人,还比不过女子心胸开阔。
便也恢复了往常的吊儿郎当,“表嫂找我有事?”
杜若嗯了声,“想找你借人。”
是这样的,慈幼院除了夫子之外,她还想再找一些手艺好的匠人,比如绣娘,木匠,泥瓦匠,账房先生,甚至接生婆……
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读书的,读书好的可以考科举,教书,写书作画都可以。
但那些不擅长的孩子,杜若也想早点为他们谋个出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读书才算有出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苏慕默念着这句话,忽地笑了,“说得真好,如果我爹也有这样的觉悟,那我的童年必然会快乐很多倍。”
他就是不爱读书,他老爹却偏偏望子成龙,望了一个老大不够,还要望老二。
可惜啊,他终究是没能让老爹如愿。
不过现在他释然了,就像表嫂说的,行行出状元,他苏慕,就要做商界状元!他不会比任何人差!
“好,这些人才,我去帮你找,等谈妥后亲自送到庆园给表嫂过目。”
杜若也不跟他客气,“那就拜托二表弟了。”
思索片刻,她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三颗极品解毒丸,递给他,“这些权当是谢礼,下次你要是再遇到像段秀那样的烂人,就算中毒了也不用怕了。”
本来已经忘记那事的苏慕老脸一红,接过来郑重地放进怀里,朝杜若深深一躬。
“多谢表嫂。”
直到杜若进了医馆大门,他才收回视线,将那药瓶拿出来反复摩挲,嘴角扬起。
娘说得对,娶妻就要娶个像表嫂那样与众不同的女子,人生才不会无聊。
大表哥,真是好福气啊。
.....
半个月后,段秀窃婶一案终于有了眉目。
府衙门口贴出告示,因此案案情复杂,牵连甚广,为表公平正义,将在八月一日巳时进行公开审理。
欢迎各界人士到场监督。
意思也就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开诚布公,绝不徇私,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恶人。
告示一经贴出,瞬间在全城引发巨大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