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工作了。
一件很明确的事情是,己方从那处浮空城之中获取到的,疑似文字的信息具备无可估量的价值。
自己必须要将这些文字全部记住,然后带到下一世。
只是……
恐怕不要说60天时间,就算一年,自己都不可能记得住。
——节省着点用的话,此刻月球上剩下的物资够江阳支撑90天左右。但童正建议他不要这样做,而是吃饱吃好,坚持60天即可。
因为在精神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之下,身体状况再不好点,就算是铁人也会崩溃。
“60天时间,记下两千个不知道含义的外星符号,还得记住这些符号的顺序……”
这件工作很难。但幸好,航天员们离开之前综合集体智慧,为江阳量身打造了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压缩。
就像是电脑上的压缩程序那样。
好的压缩算法能将文件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却不会损失文件数据。
而此刻,江阳所需要记忆的外星文明,从整体来看全部都是由线段和点组成。
统计之下,依据线段的长度不同与点的大小不同,总计可以分为两个大类,12个小类。
为这12个小类各自编了从0到9,再加上ab两个字母的序号,再添加上单个字体的排列方式信息、多个字体的前后顺序信息等,每一个字符便被江阳替换成了一个长达19位的字符串。
通过算法回溯,任意一个字符串都可以被江阳还原成原来的外星字符,并明确知晓它在整个“文章”之中的位置。
但此刻要记住2000个19位的字符串仍旧是不可能做到的任务。
江阳便再度着手对它进行第二次压缩。
因为这2000个字符串之中,每一个字符串都是由固定的符号组合而成的,其中存在大量的相同之处。
而只要存在相同,便可以通过算法将其合并,大大减少数据量。
如此,经过数次压缩,江阳终于将这2000余个外星字符压缩成了一张图像。
一张上面满是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色块的图像。
到了这一步,江阳之前学到并掌握的图像记忆法便可以派上用场了。
只要将这张图像和自己所使用的多重压缩算法记住带到下一世,再通过算法的“解码”,这张图像便可以被还原成原来的那些字符。
到了这一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江阳将这张图像放在固定位置,采取不定时观看的方式反复加强记忆,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另一项工作。
那处地下腔室的整体造型、建筑形状与排列,也是需要记忆的。
之前的探索过程中,航天员们拍摄了大量的图像和视频资料。此刻这些东西便成为了江阳的养料。
时间便在江阳不断的记忆之中悄然流逝着。
每当大脑疲惫的时候,江阳便会来到童正等人的安眠之处呆一会,或者爬到峡谷上面,看一会那颗湛蓝色的星球。
再不行的话,江阳便会把枪械取出来,在荒凉死寂的月球大地之上疯狂扫射,或者用高爆炸药炸几座小山包玩玩。
一直到第40天的时候,江阳驾驶着那辆电动三轮车,再度来到了那处通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