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数学问题
火箭发射完毕,江阳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面。
“外星文字破译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虽然此刻并不能确认那些由线段和点组成的图像就是外星文字,但此刻人们已经这样默认。
顾常山道:“国内专家们正在制定破译方案,编写破译算法。
行动小组正在征用国内超算,并与外国联系,尝试将外国超算也纳入进来。
工作应该已经接近尾声,再有几个小时时间便可以开始运行了。”
江阳微微有些诧异:“超算”
顾常山道:“是的。这些文字的破译工作其实是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学的问题。”
听到顾常山的解释,江阳心中渐渐明悟。
与自己之前想象的外星文字破译过程不同,这一过程中其实并不涉及太多的古文字破译专家,而是更多的与数学、计算机学有关。
古文字破译专家们破译古文字,更多的是在通过研究这些文字的演化过程,结合考古学发现,和现实之中存在的考古学痕迹一一比对来破译的。
比如一个宝盖加一个“豕”,在知晓豕是猪的含义,而宝盖很显然意味着某些遮挡,再结合人类文明的历史,经过一番研究对比,便能知晓这是家的意思。
但这些外星文字很显然不太可能和地球上的东西有关联,如此,通过现有的古文字专家来破译的可能性便被排除。
但人们有另一种办法来尝试破译。
首先可以确认的一点是,既然是文字,那么其内部必然含有某些逻辑。某一个文字和另一个文字之间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有含义的,不太可能是随便乱排的。
而研究文字内在的排列规律,这属于语言逻辑学的范畴。
但只研究其语言逻辑同样是无法做到破译其内容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其余参考。
那破译的办法便只剩下了最后一种。
暴力穷举。
所谓暴力穷举便是,为每一个文字编上一个编号,先假定其是某个含义,譬如这个字假定是“家”,另一个字假定是“太阳”,然后以这一套方案代替原有文字,通过人工智能来分析一下被替代之后,这一篇文章的逻辑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语言学规律。
如果通过这种更换,最终生成的文章逻辑不通,那自然便可以排除。
同时,如果某个替换方案在前期表现出了足够通顺的逻辑,比如两个字符的结合被认为是“小a家”的意思,但与这个代表着“家”的,相同的字符却出现在了被认定为“风”的字符后面,两者组合成了“风家”这个没有意义的字符,那么这种替代方案同样会被否定。
现代常用汉字约有3000个。从这方面看,每一个外星文字便有3000种可能含义。但不要忘了,一个外星文字可能并不仅仅对应一个汉字。
它可能对应的是一个词汇,甚至直接对应一段话。
如此一来,每一个外星文字可能具备的含义便多到数不清楚了。
而使用这种替代方案所需要一一排除的可能性便也多到人力无法数清的地步。
所以,引入超算,通过ai来辅助排除便成为了必然。
这便是末日计划指挥部不仅征用了国内所有可以征用的超算,还主动出击,面对全球征用超算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