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接待了几个客人,见铺子里的客人全都心满意足离开,知夏看向来妮。
“怎么样?对面铺子生意好,对咱们没啥坏处吧?”
来妮是真服气了。
“也就你能沉住气,换成我,压根儿想不到这么远,还是你厉害。”
“所以啊。”知夏,“往后遇到什么事,不要光着急,若被对手乱了自己的节奏,买卖是做不长远的。”
这也就是她为何不让来妮管铺子的原因,她并非不聪明,而是沉不住,也没有主持大局的能力。
不过对她还是足够忠心的,只要她愿意在这里干,不管是卖成衣还是后院做绣活,可以一直让她干下去。
来妮点头。
“我记着了。”
两人刚完话,沈甫安进了铺子。
“知夏,生辰快乐。”
知夏抬起头,望见来人,眼底带着欢喜。
“谢谢甫安哥,我听陈不凡甫安哥明年要参加乡试,今日怎么有空回溪口镇了?”
来妮也跟他打招呼。
“甫安哥好。”
沈甫安朝着她微微颔首后,转而看向知夏,“恍惚记得你今日生辰,想着有些日子没回家了,便回来看看,顺便给你带了生辰礼物。”
他着,将手中的东西放到了柜台上。
知夏往他的方向望了眼,打开了放在面前的盒子,里面躺着一面铜镜,铜镜背面铸着星云纹,很是精致,一只手能掌握的大,在家用也行,随身携带也方便。
这样一面铜镜,可不便宜。
“谢谢甫安哥,我很喜欢。”
沈甫安笑容温和。
“喜欢就好。”见又有人进了铺子,他看向知夏,“你们先忙,我先回家了。”
知夏点头。
“行,我娘晚上要给我庆生,甫安哥晚上来我家吃饭,人多热闹。”
沈甫安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
在镇上忙了一天,傍晚回到家,院子里坐了不少人。
赵玉珍寻思知夏喜欢热闹,便将娘家人全部请来了家里,还有两家邻居、桑园帮忙的工人,何腊梅和陈大牛带着十六,已经从宜阳县回来,并开始在杏花村修屋的何丰年。
看到知夏,院子里的人纷纷跟她打招呼。
“知夏回来了,累不累?快来坐。”
知夏笑着跟院子里的人一一打过招呼,过去坐好跟长辈们着话。
沈甫安是知夏坐下跟长辈们了会话之后过来的。
他跟赵家长辈们不熟悉,和院子里的人也没啥共同话题,不过他如今是杏花村唯一的秀才,又是来给知夏庆生的,长辈们自然重视,起初让五福去陪他话,见五福一脸不自在,知夏才站起身。
“大哥,你陪阿公阿婆和舅舅舅母们,我去跟甫安哥话。”
五福点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