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不换这话,崔如实更是懵逼。
“老崔,除了我们,还能有谁?你指望那帮文武百官?”
“他们?他们有什么用?他们都有官职在身,身上都有包袱,谁也不敢跟张牧龇牙。刚刚在朝堂上,他们调转枪口对着李元景就是最好的证明。”
看到崔如实一脸懵逼,王不换笑着继续说道:
“老崔,你知道张牧为何能蹿升的这么猛,短短几年就位极人臣吗?”
“因为张牧会格物,他的工坊里出产的商品,我们造不出来。”
“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一点是,张牧一开始什么都没有,他是白身,一无所有。所以,他无所顾忌,心思可以单纯,勇往直前。这么多年,我们世家跟张牧斗了那么多次,哪次占过张牧的便宜?最后被人家差点给杀绝种了。所以,想打败张牧,就一定要用身无所长,没有官职在身,身上没有包袱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打败张牧。”
“老王,你说的轻巧,我们上哪找那样的人?”
“有,长安城就有,还很多,读书人就是。东岛使臣过来,多次明着推崇儒家文化,可张牧最后还是看东岛使臣不顺眼,最后还将东岛使臣给杀了,这就是张牧的催命符,这就是事情的转折点。只要咱们利用好这一点煽风点火,读书人定然会对张牧发起攻击。老崔,你别小看了读书人,他们虽然无权无势,可是自古以来就是过河的卒子赛大车一说。只要咱们把读书人忽悠起来,定然能将张牧拿下。”
听到王不换这话,崔如实恍然大悟,可也只是那么一会。
“老王,这行不通。张牧娶了孔颖达的孙女,孔颖达又是读书人的精神支柱,有孔颖达在,读书人不可能针对张牧。”
“孙女?孙女算什么?孔颖达是什么人?他心里想的全是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今天在早朝上你也看到了,那么多人弹劾张牧,怎么没孔颖达出面给张牧说话?孔颖达的意思还不明显吗?”
此时崔如实终于想通。
“老王,我明白了。山本两百五推崇儒家文化,孔颖达想把儒家文化推到东岛去。张牧杀了东岛使臣,让孔颖达希望破灭,所以,孔颖达也痛恨张牧。”
“没错,孔颖达老了,还能有几年活头?如果临了能够把他们儒家文化传到东岛去,对于他孔颖达来说,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孔颖达功成名就,啥也不差,就是想多弄点名声,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可结果呢?全被他的宝贝孙女婿张牧给搅和黄了,他能不痛恨张牧?他能帮着张牧?”
“老王,那就这么来,咱们先让皇亲国戚上,暗地里咱们拉拢读书人带节奏。等皇亲国戚把局面打开,咱们直接把读书人放出去,给张牧致命一击。”
听到崔如实这话,王不换很是满意。
“老崔,说的太好了,就这么干。家主忙里忙外那么多年,没动张牧一根汗毛。现在咱们动手,一定要拿下张牧。只要咱们能拿下张牧,家主的位子,就算咱们没有机会,可选举家主时,咱们得话语权也是最重的。”
王不换刚说完,吏部尚书卢思承赶了过来。“老王,老崔,你们聊什么呢。”
看着卢思承越来越近,王不换冲崔如实小声说道:
“老崔,刚刚咱们说的事不能告诉他。他范阳卢家嫡长女卢荟已经委身于张牧,现在是和张牧穿一条裤子。”
“老王,我又不是傻子,我能不明白这个?放心吧,我心里想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