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刘轩目光扫向众人,缓缓说道:“朕意已决,调刑部尚书程昱,出任兖州牧。程昱刚毅果断,精通律法,在刑部任职期间,处理诸多棘手案件,公正严明,深得朕心。由他去整治兖州的乱局,朕放心。”
程昱虽然早就知道了,但心中还是感激,出列跪拜谢恩。
“臣,程昱,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臣到兖州后,定当整饬吏治,安抚百姓,让兖州早日恢复生机。”
“平身。”
刘轩抬手,示意程昱起身,继而目光转向文武百官。
“程昱调任,刑部尚书一职不可空缺。诸位爱卿,可有举荐?”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
刑部尚书位高权重,掌天下刑名律法,非公正严明、资历威望足够者不能胜任。
众人都在心中权衡着合适的人选,不敢轻易发言。
片刻后,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举荐一人。”
“讲。”
刘轩饶有兴趣地看着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眼光独到,所举荐之人必定不凡。
“原御史中丞,蒋琬,字公琰。此人为人方正,处事公允,明察秋毫,且于律法条文钻研甚深。先前在御史台任上,纠劾百官,不避权贵,颇有名望。臣以为,可迁为刑部尚书。”
刘轩闻言,沉吟片刻。
他在心中回忆着蒋琬的资料,蒋琬的确是个人才,在历史上也是蜀汉的社稷之臣,以稳健和治理能力着称。
由御史台调任刑部,专业对口,资历也够。
“孔明所荐,正合朕意。拟旨,迁御史中丞蒋琬为刑部尚书,即日上任。”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附和,声音在殿内回荡。
刘轩看着殿下的文武英才,心中豪气顿生。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今内政有荀彧、诸葛亮、蒋琬等能臣打理,军事有吕布、关羽、赵云等虎将征战,大汉中兴之势,已不可阻挡。
“好了,若无事,便退朝吧。希望诸位爱卿都能各司其职,为大汉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
“臣等告退!”群臣齐声应道,然后依次有序地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