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使高龄的方静成功受孕,又怀上了孩子,不久,成功生下一个男孩。
现在孩子已经一岁,聪明可爱。张信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快乐之中,乐不思蜀,在海外享受着人间快乐的生活。
多数人信了,但遭到了张龙的反对。
他坚信,叔父不是那种贪图享乐的人。他虽人在海外,一定心系故乡,长时间不来,一定有其原因。
不久,张信从南洋通过特殊渠道,送来了一封书信,张龙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原来叔父迟迟不回,有两种原因。
一是他无法说服方静。
事情是这样的:方静并不反对他回国。
但如果他真要回的话,方静也要跟回来。这样一来,等于他的努力白费了。
二来,当时的南洋,已不再是过去传说中的荒蛮之地。大批的广东,福建沿海居民,为了讨生活,或躲避战乱,纷纷涌入南洋。
他们和当地土着一起,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这些国内民众,都是初次到国外的,抗风险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他们在当地立足后,马上成立了许多互助组织。大家互帮互助,抱团取暖,以求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
这时,张信看到了另一条发展力量的路子,那就是利用自己的财力,对一些初入南洋,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代价是只要他们加入自己的帮会。
这一招很有用。
当时出国的人,大多都是在家生活不好的人,他们去了海外,生活无着,迫切需要别人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
而已经站稳脚跟的国人,把帮助后来者,看成是自己的义务。因此他们以家乡为纽带,成立了许多同乡会,来帮助来自家乡的人。
每一个初来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家乡的会所,并得到帮助,渡过最初的难关。
在国外成立帮会,是不受限制的。
因此张信利用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力,兼并了许多同乡会,把他们发扬光大,宗旨便是反清复明。后来帮会势力越来越大,逐渐演化成海外最大的帮派,洪帮。
张信开创了海外最大的帮派,自己任舵主,但仍关心着国内局势。想尽一切办法,和国内取得联系,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而国内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自张信走后,国内的反清形势,就进入了低谷。
因为无论是从谋略方面,还是从领导能力来看,张信的作用都无可替代。
张龙等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便按照张信的交代,潜伏起来,等待时机。
在中原潜伏了一段时间后,张龙又潜回了卧龙山。
在某一个地方长大的人,即使离开了那儿,也会对那个地方怀有特殊的感情,对那个地方念念不忘。
张龙来到了卧龙山,面对这熟悉的山水,大发感慨。
在游历中,他竟然发现这儿还有一位老前辈生活在这儿,他便是赵林。
感到特别地惊奇。
因为康熙的态度很明确,决不允许张信团伙的存在。对其人员,要严厉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东厂背景的人,在这儿能够生存下来,堪称奇迹。
他和赵林相当熟悉,便问其原因,说是被特许的。
因为他现在已进入养老模式,不再参加任何政治上的活动,也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所以也就没人找他的麻烦了。
当然,能享受到这份殊荣,也是于虎努力的结果。
于虎已经通知了地方官府,决不允许为难赵林。
因为他已是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