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李唐之言,李绛的心顿时猛地一跳。
来了!
他知道,这才是此行真正的戏肉。前面的一切,无论是兰州城的震撼,还是李唐平和的态度,都只是铺垫。
现在,这位西北王终于要亮出他的獠牙了。
“王爷请讲。”
李绛强自镇定,声音却不免带上了一丝干涩。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迎接任何狮子大开口的条件,无论是索要更多的地盘,还是要求朝廷承认其治下一切政令的合法性。
李唐伸出了一根手指,神情淡然,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第一,我需要人。”
“人?”李绛一愣,这个条件出乎他的意料。
“对,人。”
李唐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幅巨大的地图,眼神变得深邃悠远,缓缓说道:
“西北地广人稀,百废待兴。无论是开垦农田,兴修水利,还是建设工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本王治下虽有百万之众,但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转过头,看着李绛,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我需要朝廷在未来三年内,向西北输送至少五百万关中、河南之地的百姓。男女老少,皆可。本王保证,但凡来到西北者,皆可分得田地、获得工作,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五百万?!”
李绛倒吸一口凉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于中原好几个道的总人口了!
而且还是在三年之内完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移民,这简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
他立刻明白了李唐的意图。这比索要地盘和官职要狠辣百倍!
土地没有了人,就是一片荒芜。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李唐这是要釜底抽薪,将中原腹地的人口,这个大唐王朝最核心的根基,源源不断地吸纳到他的西北王国来!
一旦这一百万人来到西北,落地生根,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见识了这里的富足与公平,他们还会愿意回到那个苛捐杂税、土地兼并严重的中原吗?
答案不言而喻。
这等于是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一点点地掏空大唐的国本!
“王爷,这个条件……恕下官直言,实在是强人所难。”
李绛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百万人口迁徙,耗费之巨,难以估量。朝廷……恐怕无力承担。”
“不,朝廷有能力。”
李唐摇了摇头,很是认真地纠正道:
“据我所知,关中、河南之地,因为连年战乱与天灾,流民不下百万。与其让他们流离失所,成为匪患,倒不如给他们一条活路。
本王不需要朝廷出一文钱的安置费,只需要朝廷开具路引,沿途官府给予方便即可。甚至,西北王府可以支付一笔‘转运费’,就当是为朝廷分忧了。”
李绛哑口无言。
李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在商量,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连朝廷的财政困难都考虑到了,甚至愿意自己出钱“买人”。
这哪里是求朝廷办事,这分明是在用皇帝的性命,逼着朝廷卖掉自己的子民!
“尚书大人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李唐没有逼迫他立刻回答,而是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个条件。西北王府正在修筑的这条从兰州直通长安的铁路,我需要朝廷授予西北王府这条铁路的合法修筑权、运营权,以及铁路沿线五十里内,所有矿产资源的独家开采权。”
“铁路?矿产开采权?”
如果说第一个条件是釜底抽薪,那这第二个条件,在李绛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你们不是已经在修筑吗?”
李绛忍不住问道。
难不成你西北王府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