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中毒者可能会感到精力旺盛,飘飘欲仙,这其实是重金属刺激神经系统的假象。
随着毒素累积,便会开始出现头晕、乏力、脏器疼痛、性情暴躁等症状。到了晚期,毒素会全面侵蚀五脏六腑与大脑,最终导致全身衰竭而亡。此过程不可逆转,一旦毒入膏肓,神仙难救。”
李绛听得心惊肉跳,林昭君所描述的症状,与皇帝李纯近来的表现,几乎一模一样!
“那……王爷所赐的‘生命一号’,又是何物?”他追问道。
林昭君看了一眼李唐,见他点头示意,才继续解释道:
“‘生命一号’,并非解药,而是一种复合制剂。其主要作用,一是通过一种名为‘络合’的原理,与血液中游离的部分重金属离子结合,通过代谢排出体外,从而暂时减轻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二是通过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修复受损的细胞,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简单来说。”
林昭君很认真地总结道:
“它只能延缓病程,改善症状,让病人感觉好一些,活得久一些。但对于已经沉积在骨骼和脏器深处的毒素,它也无能为力。
想要根治,唯有进行‘血液净化’与‘脏器移植’,但以陛下万金之躯,想必是绝无可能接受此等剖腹开膛之法的。”
一番话,说得李绛面如死灰。
林昭君的解释,比李唐的断言更让他感到绝望。因为她不仅指出了病因,描述了过程,甚至连治疗的原理和局限性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已经不是方士之术,也不是寻常医理,这是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建立在严谨的观察和分析之上的全新知识体系!
他彻底明白了。
李唐没有骗他。
皇帝的病,真的只有他能“治”。而他开出的条件,看似苛刻,却又精准地抓住了朝廷的命门。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阳谋。
你明知道是毒药,却又不得不喝下去。
李绛端起那杯冰凉的“汽水”,一饮而尽,试图用那股刺激性的味道来麻痹自己激荡不休的心神。
他看着言笑晏晏的李唐,看着自信从容的杨文菁和林昭君,再想到兰州城里那些精神昂扬的官吏和百姓,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从心底升起:
大唐……或许真的要变天了。
而自己,这位大唐的兵部尚书,朝廷的钦差,却正亲手将撬动江山基石的工具,递到了那个年轻的王者手中。
这顿接风宴,李绛吃得食不知味。
他满脑子都是那两个条件,以及林昭君那番令人绝望的医学论断。
宴席结束,郭侗引着他前往驿馆休息。
走在兰州城夜晚的街道上,李绛看到街道两旁,一盏盏明亮的煤气灯将道路照得如同白昼。
巡逻的警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不时有晚归的百姓乘坐“公共汽车”回家,脸上洋溢着安宁与满足的笑容。
这一切,都与他来时路过的那些死气沉沉、暮气深重的中原州县,形成了天壤之别。
或许……
李绛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叛逆的念头。
或许,让西北王来执掌这个天下,对天下的百姓而言,并非一件坏事?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便如野草般疯长,再也无法遏制。
他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摇了摇头,将这大逆不道的思绪甩出脑海。
自己是大唐的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能有此想法?
可是,眼前这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世界,又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具有诱惑力。
李绛的心,彻底乱了。
他知道,当他带着李唐的两个条件和那瓶“生命一号”回到长安时,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天下,都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
而他李绛,将是这场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