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1章 海峡争夺(1/2)

虽然法国和俄国政府一致同意开辟新战场,但小亚细亚半岛的新战场开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得占领君士坦丁堡海峡,只有拥有海峡的掌控权,才能让数十万俄国军队从黑海来到地中海登陆。

只有切断了奥斯曼帝国东西两部分的连接,才能迫使这个往日余晖不再的帝国,在紧张的局势中犯错。

虽然理论上掌控君士坦丁堡海峡只需要应对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但有一点也不得不考虑,那就是英国海军是否会干涉。

并不只是俄国对君士坦丁堡海峡相当关注,英国对君士坦丁堡及其海峡也是相当在意的。

如果没有英国政府的强行干涉,俄国早就在之前的战争中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打通了黑海前往地中海的道路。

虽然此时的英国和西班牙一样是中立国家,但同样也和西班牙一样,有着自己支持的阵营。

西班牙更加倾向支持法俄的协约国,英国人则比较支持德国。

虽然英国此时还是一个中立国家,但谁也不能保证英国人到底会不会干涉,会不会因为协约国掌控君士坦丁堡海峡,而作出强行干涉甚至参战的行为。

考虑到这一点,法国和俄国的外交大臣都将目光看向了西班牙的外交大臣,希望西班牙能够表明态度。

如果英国强行干涉的话,西班牙肯定是要向法国和俄国施以援助的。

目前能够对抗英国海军的,也就只有曾经在英西战争中打败了皇家舰队的西班牙海军了。

当西班牙外交大臣看到法俄双方的外交代表都将目光看向自己的时候,他当然明白法国和俄国政府的想法。

西班牙对于这样的局面也早有应对,新任外交大臣罗伯特·费尔南德斯微笑着说道:“西班牙将会严格遵守中立国家条约的相关规定,并且要求签署中立国家条约的相关国家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

如果有国家强行违背中立国家条约,这也代表着中立国家条约对西班牙的约束将不复存在。”

虽然并没有明说,但法国和俄国外交大臣也都明白西班牙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英国人识趣一点,那西班牙还会保持中立。要是英国政府铁了心支持同盟国的话,西班牙自然也不会遵守中立国家条约,也会向协约国表达自己的支持。

在得到来自西班牙的态度之后,法国和俄国的外交大臣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欧洲大战陷入僵持,对法国和俄国政府来说是能够接受的。别看德国军队来势汹汹,但德国军队的消耗一点都不比法国和俄国少。

毕竟德国是双线作战的,德国累计动员的士兵数量,可要比法国或者俄国更多。

法国有着广袤的非洲殖民地,俄国也有着面积广阔的本土,完全可以撑得住短暂的消耗。

而德国,既没有面积广阔的本土,也没有肥沃广袤的殖民地,在消耗战上肯定是落于下风的。

法国和俄国唯一担忧的就是英国的干涉,毕竟英国可是目前最大的殖民帝国,工业和经济也是相当发达的。

一旦英国干涉到战争当中,法国和德国就不得不依靠西班牙的帮助,才能勉强打赢这场战争了。

这其实也代表着,西班牙对法国和俄国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西班牙也就有更大的底气去索要更多的利益。

在确定西班牙会表达支持之后,法国和俄国也就再无后顾之忧。

协约国关于新战场的开辟工作立刻进入了准备阶段,而同盟国那边,实际上也在召开着各种各样的会议进行商讨。

与协约国的三足鼎立不同,同盟国这边虽然也有好几个国家参与,但总体上还是以德国政府的意见为准的。

奥匈帝国虽然是德国的重要盟友,但不管是综合实力还是目前所面临的处境,都是远远比不上德国的。

意大利就自然不用多说了,在同盟国的百般拉拢之下都不愿意入场作战,摆明了是不怎么信任同盟国的。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外交代表也参与了同盟国的会议。

西班牙和英国更像是各自下注,西班牙在协约国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英国同样也在同盟国的身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其实走到这一步,西班牙和英国已经没得选了。如果协约国战败,西班牙放出去的各种贷款和投入的资金,基本上都会打了水漂。

英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同盟国战败的话,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各种布局也基本上会烟消云散。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政府对同盟国还是比较支持的,也向包括德国在内的同盟国各国出售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可谓是支持同盟国和赚钱两不误。

在同盟国的会议上,各国主要讨论了关于西线战场凡尔登战役的进展、巴尔干战场的局势以及封锁君士坦丁堡海峡的问题。

不只是德国希望打赢凡尔登战役,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以及奥斯曼帝国,也希望德国在这场焦灼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没办法,此时的德国就是同盟国的最大大腿,也是包括奥匈帝国在内,其他所有同盟国国家想要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大保障。

如果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失败,不只是西线战场的局势要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就连东线战场和巴尔干战场,也势必会遭到拖累。

为了支持德国打赢凡尔登战役,经过同盟国内部商讨,最终决定由奥匈帝国出兵30万,前往西线战场支援德国军队作战。

反正冬天的东线战场没什么动静,俄国军队也大概率没有反攻的胆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匈帝国也只需要专心应对巴尔干战场而已,是可以腾出一部分军队来协助德国作战的。

奥匈帝国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也清楚德国对整个同盟国的重要性。

在商讨完东线战场之后,同盟国各国又紧接着商讨了巴尔干战场的局势。

除了德国之外,剩余的所有同盟国国家,主要战场基本上都在巴尔干。

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都是非常重视巴尔干战场的局势发展的。

德国自然也希望自己的盟国能在巴尔干战场取得胜利,打通柏林到巴尔干再到小亚细亚半岛的运输线路,让自己获得更加充分的后勤补给。

此时就到了英国发挥作用的时候。英国政府与这些巴尔干国家签订了贷款协议,向这些巴尔干国家提供了一笔贷款,并且向他们出售了足够的军火物资,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来发动新一轮攻势。

拿到贷款和武器装备的巴尔干各国自然喜出望外,他们也纷纷承诺会在贷款和武器装备到达之后,响应德国的进攻计划,在巴尔干半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虽然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影响不到法国,但要是同盟国在巴尔干半岛取得优势的话,还是能影响到整个战争的格局的。

德国自然也希望这些盟友能够给点力,毕竟如果光靠德国带飞的话,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正如协约国担忧英国有可能的干涉一样,同盟国其实也在担忧西班牙有可能的干涉。

不过此时的英国已经在同盟国各国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英国绝对不允许同盟国在这场战争中战败,自然也向同盟国各国口头表达了自己的支持。

还别说,在目前战争上,英国和西班牙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两国到现在都没有干涉到战争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想在战争中赚自己盟友的钱,同时减少战争对自己经济的影响。

另一方面,英国和西班牙都希望削弱德国和法国,让自己成为最终的大赢家。

对于西班牙来说,协约国可以获得胜利,但法国和俄国只能是惨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