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继续开口:“在中国影视从业者的看法里,好莱坞一向很排斥中国人或者中国元素,一部以中国男演员为绝对主角的正向电影,哪怕它的出品方是哥伦比亚影业,但依旧是不可能在北美,在全球拿到这个票房的。
想来查理斯先生也是这般认为吧?”
简直是当众开盒,众人的目光也随着杨灵越看去的方向看向了这位派拉蒙影业的制片人,心思各不相同,哥伦比亚、福克斯公司的人皱眉不悦,也有一部分同样如此,有的则纯属好奇。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悦地看着杨灵越,忒小气了。
不得不说,这位查理斯脸皮是真的厚,人家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膀,大声说:“如果杨先生觉得我的问题冒犯了你,我虽然不太理解,但我还是会向你道歉。”
也是位段位不浅的选手,直接岔开话题,反响指责你小气。
欧美人的驰名双标啊!
“哎?我这是刚在这里学到的“冒犯的艺术”。
杨灵越诧异地说着,同时双指弯了弯,以指代双引号。
这话和动作顿时让人们忍俊不禁,并鼓起掌来。
这并不意外,想当年冷战时期,苏联的领导人在一场与现在类似的好莱坞宴会上,同样开喷回怼,台下掌声激烈的不得了,不过是凸显他们的大度罢了。
杨灵越伸手压了压接着说:
“听完雷德利的话,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符合这个地球绝大多数人类价值观的故事,哪怕是有刻板印象存在,它也会打动人心,因为一个正常人他是不会厌恶排除万难解决问题的英雄主义的。
福克斯的一位朋友曾在影片开拍前对我说:“现在刚刚经历世界经济危机,全世界的人们都需要这样的英雄主义。”
我深以为然,我想全世界的人们之所以给《火星救援》如此之高的评价,是人们在主角张冬的身上找到了自已的故事。
各位,请拿起酒杯,让我们为自已干杯,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干杯。”
杨灵越的英语不是那么标准,斟酌发言也不是那么严谨。
但人们显然听懂了他想表达的意思,大家都是英雄嘛。
瞧瞧人家。
一边讽刺你不是正常人,一边认真地夸你是自已的英雄。
可不嘛,查理斯及一小撮人看向舞台的眼神显然不同了,就像他们承认《火星救援》是部优秀的电影一样,也承认这个中国年轻人是个有魅力的人。
在场的人谁又没有经历过那段难过的时间呢,杨灵越的话不过是挑起了他们的记忆,美化了他们度过难关的经历。
其实这不过是演讲中的“心理共鸣”小技巧。
于是乎响起了宴会开始以来最为激烈的掌声,直至侍应生端着酒盘游走在人群中,掌声间歇,直至无声。
而后人们的酒杯高高抬起,倾向舞台中央的那个年轻男人,以表示他们认可他讲的话。
杨灵越口中提到的“福克斯朋友”,马克·哈夫曼心理是五味杂陈,妈的,早知如此....
刘一菲扫了一圈入场以来跟苍蝇似的一些好莱坞女星,脸上的表情是矜持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