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下方的官吏与小将忙道:“为朝廷效力,本就是我等分内之职,又怎担当起贵妃娘娘的谢字,臣等愧不敢当。”
他们并没有事先排练过,此时答复起来,自是乱糟糟的,各说各话,但大体意思,皆是如此。
徐妙锦抬手,示意他们安静,她脸上早已不复之前的紧张严肃,满是笑容,道:“不,你们当得起。”
“朝廷会记得你们!”
说着,她挥了挥手。
立时有护卫捧着一个又一个的盘出来,上面皆堆满了大明宝钞。
“这些宝钞,都是给你们的赏赐。”
“本宫赏你们每人千两白银,也即一百万文的宝钞。”
“这里只是一部分。”
“还有更多的钱,要到银行去承兑,会在后面的俸禄里面发放给你们。”
听到每人赏一百万文的宝钞,在场的低阶小吏,武丁小将们,顿时一个个喜不自禁。
尽管朱允熥上台后,三番五次提升官吏的俸禄,但千两白银,也超过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十年的俸禄。
骤然得到这么大一笔赏钱,如何能不喜。
“谢贵妃娘娘!”
这一次,声音倒是整齐划一,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
徐妙锦点了点头,随即让护卫将已经拿出来的赏钱,当场发放下去。
待发放完毕之后,徐妙锦方开口道:“本宫想问问你们,朝廷待你们如何?陛下待你们如何?若国家有难,陛下有难,你们可愿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啊?”
这番话如雷霆,在众官吏和将领耳中骤然炸响。
贵妃娘娘的赏钱,果然是没那么好拿的。
这是要让他们去做什么事呢?
不对!
好端端的,发生了什么?
贵妃娘娘为何突然这样说?
“陛下对臣等恩重如山,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等身为大明臣子,为国家效忠,为陛下效忠,纵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只惊愣了半秒钟,众官吏和将领便立即出言表忠心。
许多人更是焦急不安地问道:“贵妃娘娘,究竟发生什么事了?您就只管吩咐吧,或是能救大明,能救陛下,咱们这一条命,又算了什么?”
徐妙锦静静看着,观察着这些人的神态。
她看得出来,许多人是真情流露,并非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
足以说明大明朝廷和陛下在他们心中重逾泰山。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愿意为朝廷和陛下效命。
徐妙锦给这些人赏赐,并非为了拉拢人心。
危急已经来临,临时抱佛脚拉人心,是没有意义的。
她给这些人赏赐,是一种试探。
给他们钱,让他们误以为是要让自己去送死,以此来看他们的反应。
毕竟,大多数人拿了巨额的赏钱,再听到这样的话,下意识就会以为是要下什么必死的任务。
这时候再观察他们的反应,反而最容易看出他们是否真正的忠诚!
这些人的反应,让徐妙锦极为满意。
几乎都没有什么犹豫,害怕,反而一个个都充满了视死如归的豪气。
这足以证明他们真的忠于大明,忠于陛下。
在家国大义面前,他们真的愿意舍生赴死!
人心未失!
这让徐妙锦顿时又安心了不少。
她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陛下今日主持祭圣大典,山东巡按王守廉趁此之机,纠结叛逆,意图以兵谏逼迫陛下,改儒家正统,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眼下,陛下已经被他们控制在文庙之中,虽然暂无性命之忧,但情况已危在旦夕。”
轰!
有若晴天霹雳。
众官吏和武将皆惊得目瞪口呆。
万万也没有想到,竟然发生了如此大事。
陛下被人胁持了?
王守廉兵谏?
骤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又怎么不震惊呢?
徐妙锦说完,又挥了挥手。
旁边的护卫顿时将一旁旗杆上的绳索一拉,绳索另一头的黑布顿时被拉了下,露出了旗杆上挂着的血淋淋的人头。
这是徐妙锦在召集这些人之前,让人先暂时蒙住的。
“这上面挂的人头,乃是原武丁将领刘镇邦。”
“此人受王守廉的胁迫,参与兵谏之事,已经被本宫斩了。”
看着那上面高悬的人头,众人心中皆震惊不已。
大明承平日久,其国力日益强盛。
乱世似乎已经离去很远了。
可若是陛下出来了什么事,那就不一样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凛冽寒意,扑面而至。
徐妙锦又问道:“谁是负责守卫文庙前门的官员?”
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约摸三十余许的男子出列,道:“微臣山东参政铁铉,今日奉令守卫文庙前门。”
徐妙锦不由得愣了一下。
她心里本想的是,文庙前门的守卫官员,应该也参与此次“兵谏”。
毕竟,王守廉和朱橚,能派刘镇邦来接管电报机房,自然也会控制文庙前门。
如今他既已经来了,正好将其斩了祭旗。
却没有想到,负责守护前门的,并不是武将,而是一名文官,且此人刚好之前杨荣在电报里信誓旦旦,举荐的可以信任之人。
莫非是杨荣看走了眼?
甚或是有其它的原因或内情?
徐妙锦心中狐疑,决定暂且先不管,当下点了点头,没有再与他说什么,而是高声宣布道:
“本宫已经发电报调兵勤王,大军最快今日日落之前,便可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