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实了…两条裂缝散的、山坡上方三分之一的土石量--后--
尽管两人弄得灰头土脸的、甚至是已经烧焦头发…但阿三更注意的是…下一步!
有点不一样的是:去找黑扁圆石的微微和五祖奶回来了…微微落停在小七和两个小狮太子旁边,放下五祖奶,还有几块石头,然后又飞到阿三的身边--
对阿三说,她们找到了那个黑扁圆石了--虽然不大,但太重、撞入地下太深,有20多米深,她一人没法取出带回来。
另外,她们还找到了一些疑似陨石的黑石头,有点多,不知有没有用,她只带回了一块比较稀奇的黑绿色的石头和一块桔红色的石头,巴掌大小的那种…
自然,微微也是先看见阿三和小小的灰头土脸的尊容了的,但一点也没笑,因为她一眼就看出了两人的头发已经烧坏了--脸上、其实也有点水泡的,连忙关心的问:老公--你的头顶上、脸皮上--痛吗?小小,你呢?
阿三也没多少心思关注微微找到了多少石头、找到了什么样的石头。而经微微一提醒,倒确实是感觉--头皮好像是胀胀的、脸上是木木的--痛的感觉还没有,还是能傲得住的。
于是,阿三对微微说:微微啊--你来了,正好,你和我一起用黑棒锤--把这是
小小--你先下去--到底面下去看着--要注意滚落下去的坭土和石头,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让坭石把你给埋了…
小小:知道了啦--老公,我不会让坭土埋我的…
说完后,就飞了下去…
阿三就正面朝向南偏一点点西,站稳脚跟,目估了一下--应该是站在正对着山坡下的地下、埋着白黄棕狮王号飞轮的位置的…
站稳脚跟后,就双手握住手柄、把黑棒锤举起、举过头顶--然后一边口念:正前方、距离2米~20米、使用中力,放!
一边就用力的把举起的黑棒锤往下一拍--拍的时候还特意的使黑棒锤的大平面向下--
轰--的一声,山坡面上、离阿三脚下2米外、就出现了一道迫痕--20米长、1米1宽度、60公分深度的压痕--旁边的坭石也没多少往外崩的、就顶上有坭石松落、但大多都塌落到进这道压痕里去了…
见此状态,阿三连忙对微微说:微微--你往西南→西和西北方向拍,我往东南、东、东北方向拍--再拍出去近20的宽度就够了--不用急,一下下的稳稳的来…
微微应了声:好的老公,我知道了…然后就是像阿三那样--先站的位置、然后把黑棒锤举过头顶、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是用力往下一拍、同样是用黑棒锤的大平面往下拍、就拍在阿三刚才拍出来的那道压痕的西南一侧,同样的在轰的一声响后,出现了一条20米长、1米1宽、0.6米深的压痕…
这回是有点松散的坭石往下滚落、但数量很少…
阿三也就放心的开干了--向东南方向移动了三脚步--阿三记得--自己的三步约有2米的距离--
然后,就又是使自己的正面朝向南偏一点点面、又是把黑棒锤举过头顶、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把黑棒锤用力往下一拍--又出现了一条压痕…
就这样,微微是不断的如法炮制、向西南、西、西北方向拍了18下,就被阿三叫停了:微微啊--够了,不用再拍过去了--
而阿三自己在分东南、东、东北方向拍时,拍到第5下,就感觉在17~18米处的地下有硬物--这使阿三想到了--白黄棕狮王号飞轮是撞进一块大石头的
于是阿三调整了拍压的距离--指令改为:正前方、距离、2米~16米--使用中力,放!
这次拍出来的压痕是长16米、宽1米,深0.8米--
阿三觉得这也可以接受、无碍大局,于是就继续的拍了下去--
然而下一拍又是碰到硬物的感觉--不用问--这是石头的厚度增加了的原故--
阿三只好先做一个定点扫描--6秒钟后,看到出现在脑子里的场景图中的情况后,这才明白----已快拍到它的“锅顶”的位置了…
于是阿三又不断的调整拍压的距离--使拍出的压痕的长度度成14米、16米、18米、20米--
在第二次拍出20米的压痕后,阿三收了手--那白黄棕狮王号飞轮--一共也就12米的直径、3米的厚度,自己的12拍--已拍出12米以上的距离了,加上微微的18拍--至少20米…已经有32米宽度的山坡面被压实了,足够了…
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场景图,阿三启动了整体缠移、飞而下、落停在白黄棕狮王号飞轮的上平顶面所在位置上--尽管脚下是一片坭石,但阿三知道,2米20左右的地下、就是白黄棕狮王号飞轮的上平顶面所在,而且--在白黄棕狮王号飞轮上平顶面的中心位置--打开的进出口盖的上顶面--只有20~30公分的坭石覆盖着的了…
微微也飞身下来,落停在阿三的身边了,她建议:老公,接下来我们不如直接用黑棒锤扫--在飞轮的两边扫出个5米深的坑来,然后把飞轮上平顶面上的坭石往坑里一扒拉--飞轮的上平顶面不就出来了吗--
阿三快速的想了一想微微的这个建议,感觉虽有点简单粗暴,但还是可行的,快啊--
阿三:好的微微--你负责西面扫坑、我负责东面的…我们行动--要尽量快、要尽量在出现新塌方前…把飞轮取走…
微微答应了一声好的后,就开始了她的操作--她是面向西南偏面,因为西南偏南已有小小搬移的坭石堆在那里了,再往那里扫坭石显然是不明智的。
微微使用了全力、设定了最大距离--100米,然后就是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向西南偏西方向横挥黑捧锤--轰的一声--十来立方米的坭石就被横扫而起、向西南偏西方向而去、从80米一直撒落到110米…
一扫之后,微微稍微调整了一点横挥黑棒锤的角度,又是连挥了三下--坭石的撒落点就基本集中在80~100米之间了,且4下横扫就扫出个深达6米的尖底大坑来…
阿三看过微微的操作后,稍微的想了一想,然后面对东南方向,使用全力、设定距离60米--也就是在自已曾“挖”出去的坭石堆的外围点的位置,然后,也开始横挥黑棒锤,向东南方向挥去--连续挥了5下--果然,也扫出了一个大坑,一直扫到原来的飞轮朝东北偏东方向的洞厅的底地面上了…
阿三连忙向在50米外的小小喊:小小啊--有看到异常情况吗?
小小也回喊:没有异常情况,老公,山坡很安稳…
阿三:哦--那就好--(又对微微说)来--我们把飞轮的上平顶面清理出来--别用黑棒锤--
微微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然后就左手拿住黑棒锤、腾出右手,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就把脚下的坭石往西南边的大坑里“扒拉”--这次她只用了中力--
可能是飞轮的上平顶面本来就光滑、加上堆在上平顶面上的坭石也并不紧实--在微微的中力程度的“扒拉”下,2米左右厚度坭石很快就被“扒拉”掉一半--露出了西南面的小半个飞轮的上平顶面…
阿三则跳到露出的上平顶面上,放下黑棒锤,然后双手以推掌势、口中念道:方向东南、距离1米、使用大力、触物即止、放!
轰的一下…飞轮上平顶面上还有一大半的坭石,便被推向了东南、掉落到飞轮东南面的大坑里了--
几乎整个飞轮的上平顶面都露出来了--银蓝色的--泛着幽幽的光…
看清楚了:就在东北方向的圆周边上,有一块内凹一与石头的一个“圆角”咬合在一起--咬合深度至少有10多公分、咬合处还有石粉…说明着当时撞击的力度、以及这块大石头的硬度…!
同时,也说明着一个问题:如果想让飞轮原地转圈的话,必须先切掉这块石头的“圆角”的一部分…使石头与飞轮脱离咬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