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门所拜的祖师爷正是大名鼎鼎的鲁班。鲁班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工匠和发明家,他的技艺和智慧被后世工匠们所敬仰和传承。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棺材门与其他木匠门派逐渐分道扬镳,自成一派。
这棺材门并非仅仅局限于选择寿材和制作棺材这么简单。实际上,棺材门的技艺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木材的选材、干燥处理、雕刻装饰以及棺材的设计和制作等。他们对于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精湛的技艺,以确保棺材的质量和美观。
此外,棺材门还有着一些独特的传统和规矩。例如,在制作棺材时,他们会遵循一定的仪式和流程,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棺材门的工匠们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认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制作出好的棺材。古时棺材门甚至对于风水宝地的选择都有着一套特殊的本事,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火葬之后,棺材门就渐渐没落,如今即使找到那么几个做棺材的,也是使用机器的流水线作业,并非古法的棺材技艺了。
纸扎门,实际上源自于东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的弟弟,制作的马粪纸,因为其能通阴,于是才有了纸扎门这一脉。除了制作纸钱之外,纸扎门还能制作各种纸扎物件,比如纸人,纸马,童男童女,近代现代增加了纸房子,纸汽车等等。你认为就是个手艺人?大错特错,纸扎一门可是有着茅山一脉的传承,为什么这么说呢,古时纸扎一门不光制作纸钱,制作纸活,用来祭祀亡人,包括通知地府打的表文都是归纸扎一门,如今去到卖烧纸的店铺,不论是清明中元重阳等节日祭祀先人,店铺老板都会拿出一张印刷的表文出来,让客人填写上亡人的姓名,阴寿以及阴宅地址等,为的是能够准确送到,但是据说古时的纸扎一门,最大的本事就是通阴,不过他们打的表文能够通阴,甚至他们扎的纸人纸马,童男童女,都是通过秘法制作,一旦化完之后,里面的灵体就能紧随亡人魂魄,保护亡人顺利到达地府。据说,这都源于茅山的符箓之法的分支~通阴。不过,就像棺材一脉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没落,纸扎门也逐渐失传,如今不论是祭祀或者打表,都只是一个形式罢了,能够一表通天,一表通阴的高手,似乎早就不在人世了。
哭丧门,光听名字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实际上,它所涵盖的业务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负责整个白事的策划、流程执行以及后续跟进的专业部门。
虽然名字里带有“哭丧”二字,但这个部门的职责远不止于此。从亡人离世的那一刻起,哭丧门就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是对亡者进行净身,让其以洁净之身踏上最后的旅程;然后是整容,尽可能还原亡者生前的面容,使其安详地离去;接着是换上寿衣,这是对亡者的尊重和最后的装扮。
接下来,便是停灵和守灵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哭丧门要确保灵堂的布置庄重肃穆,同时安排好守灵人员,让亡者在最后的时光里得到应有的照料和陪伴。
而出殡则是整个白事的重要环节之一。哭丧门不仅要负责安排出殡的时间、路线,还要组织好送葬队伍,确保整个过程顺利进行。此外,开道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为亡者的灵魂开辟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
可以说,哭丧门几乎承担了白事所有流程的策划和执行工作,他们的专业和用心,让每一个逝者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和送别。
特别是,入土为安的时候,哭丧门开始诵读祭文,几乎是从张嘴开始,整个现场的气氛瞬间改变,几乎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哭丧哭丧,并非是自己哭,而是让所有人都一起哭,以祭奠亡人,寄托哀思。
我不由得想出了神,这时,身后伸出一只手,轻轻的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道,
“上差,上差……”
“啊?上差?”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叫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