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0章 北风烈,战旗红:少女元帅林慧莲北伐记一~捷报与抉择(2/2)

同时,帝国的后勤保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粮草、兵器、马匹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边境,确保军队在战场上能够得到充足的供应。

整个帝国都被一种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所笼罩,人们期待着这场北伐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为帝国带来荣耀和繁荣。。

一道道诏令从帝都发出,传向四方:

——加封林慧莲为“北伐大元帅”,总领北境及调遣而来的各路兵马,便宜行事。

——以太师为留守,辅佐皇太后处理朝政,稳定后方。

——户部、兵部、工部全力配合北伐事宜,粮草军械优先供应。

——征调西境部分驻军及京畿卫戍部队一部,增援北境。

——派遣使者前往草原各部落,晓以利害,分化拉拢,孤立北蛮王庭。

一时间,整个大夏帝国仿佛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而作为这台机器的核心,林慧莲在短暂的休整和接受封赏之后,立刻返回了她的北境指挥中枢——镇北关。

镇北关,这座雄踞于燕山山脉末端的巨大关隘,是大夏帝国抵御北蛮入侵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此次北伐的前进基地。林慧莲一回到镇北关,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中。

她首先召开了军事会议,召集了北境各军镇的主要将领:沉稳持重的副将秦山,勇猛善战的先锋营统领赵虎,精通骑兵战术的轻骑营统领韩风,以及熟悉北蛮情况的斥候营统领燕青。

帅帐之内,气氛热烈而凝重。当林慧莲宣布北伐决定时,将领们的反应各异。秦山有些担忧后勤和深入草原的风险,赵虎和韩风则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燕青则低头沉思,显然在考虑情报搜集的难度。

林慧莲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和盘托出:“诸位将军,此次北伐,不同于以往的边境防御战或有限反击。我们的目标,是直捣北蛮王庭所在地——位于斡难河畔的‘狼居胥城’,彻底摧毁其统治核心,擒获或消灭其大可汗拓跋烈!”

她指着悬挂在帐内的巨大地图,地图上用红色的墨迹勾勒出草原的地形和预估的进军路线。

“我军的作战方针是:兵贵神速,以快打慢!分三路进军,东路军由秦山将军率领,沿克鲁伦河推进,吸引北蛮东部部落的注意力;西路军由韩风将军率领,奔袭贝加尔湖一带,切断北蛮与西方部落的联系,并防止其向西逃窜;本帅亲率中路主力,包括重甲步兵、主力骑兵及攻城部队,沿图拉河直插狼居胥城!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协同作战!”

秦山忧心忡忡地问道:“元帅,三路分兵,兵力是否过于分散?若北蛮集中兵力攻击一路,恐难支撑。”

林慧莲摇头:“秦将军放心。北蛮主力已在黑风口被我军重创,短期内难以组织大规模的集中抵抗。分兵三路,一是为了扩大打击范围,震慑各部落;二是为了切断其联系,防止其互相支援;三是可以多路搜集粮草,减轻后勤压力。我们约定好会合时间和地点,保持密切联络,一旦发现敌军主力,立刻合围聚歼!”

赵虎兴奋地站起来:“元帅英明!末将愿率先锋营,为大军开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取拓跋烈老巢!”

“赵将军稍安勿躁。”林慧莲微笑道,“先锋之职,非你莫属。但此次北伐,非只凭勇力即可。”她转向燕青,“燕统领,你的斥候营,是我军的眼睛和耳朵。务必派出最精锐的斥候,渗透到草原深处,查明北蛮王庭的确切位置、兵力部署、粮草囤积地,以及各部落的动向。特别是要留意拓跋烈的反应,他是否在集结兵力,是否有逃跑的迹象。”

“末将领命!”燕青抱拳应道,“属下已挑选了三百名熟悉草原地形和北蛮语言的精锐斥候,分成数十个小队,已经出发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

“好!”林慧莲满意地点点头,“赵虎,你的先锋营,即刻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草原作战环境。同时,加紧检修攻城器械,特别是投石机和攻城锤,狼居胥城虽非坚城,但也需要强力的攻坚手段。”

“韩风,你的轻骑营,要发挥速度优势,负责侦察、袭扰、追击等任务。草原作战,骑兵为王,你的轻骑营,将是我军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快刀!”

“秦将军,你经验丰富,留守镇北关,协调各路粮草物资的转运,并负责防备可能的小规模袭扰,确保我军后路畅通。”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将领们领命而去,整个镇北关,立刻弥漫起浓烈的战前气氛。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慧莲几乎没有片刻休息。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巡查军营,检阅部队,与将领们讨论战术细节,听取斥候传回的情报,审阅粮草军械的供应清单。

她深知,这场北伐,不仅是对北蛮的战争,也是对她个人能力的极限考验。她虽然天赋异禀,自幼熟读兵书,跟随父亲在军营中长大,又经历了黑风口战役的实战洗礼,但指挥如此大规模、远距离的远征,对她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她常常独自一人站在镇北关的箭楼上,向北眺望。关外,是茫茫草原,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一种苍凉而肃杀的金色。她会拿出父亲留下的那幅残缺的草原地图,一遍遍地摩挲,试图将斥候传回的零碎情报拼凑起来,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个草原的立体图景。

秦山看着这位日渐消瘦却眼神愈发锐利的少女元帅,心中既敬佩又心疼。他几次劝她注意休息,都被林慧莲婉言谢绝了。

“秦伯伯,”一次,林慧莲放下手中的卷宗,对秦山说道,“我肩上扛着的,是数万将士的生命,是大夏北境的安宁,是父皇和太后的信任。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秦山叹了口气:“元帅,您还只是个孩子……”

“在战场上,没有孩子,只有元帅!”林慧莲打断他,眼神坚定,“秦伯伯,您跟随我父亲多年,经验比我丰富得多,有任何不妥之处,请您务必直言不讳。”

秦山看着她,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林啸将军的女儿,已经真正长大了,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勇武,更具备了一位顶级统帅所应有的冷静、智慧和担当。

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各种好消息和坏消息不断传来。

好消息是:粮草物资的筹集比预想中要顺利。皇太后亲自督办,户部尚书不敢怠慢,各地的粮草、军械、药品、冬衣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镇北关。同时,派往草原各部落的使者也传回了一些积极的消息,一些与北蛮王庭素有矛盾或在黑风口之战中损失惨重的部落,表示愿意保持中立,甚至有几个小部落,愿意归附大夏,作为向导。

坏消息是:北蛮王庭那边,也并非毫无动作。斥候传回的情报显示,拓跋烈在得知韦挺主力覆灭的消息后,大为震惊和恐慌,一度想要弃守狼居胥城,向北逃窜。但在其主战派大臣和部分忠诚部落首领的力谏下,拓跋烈最终决定坚守,并开始紧急收拢残兵败将,同时向草原深处的几个大部落求援。虽然由于黑风口之战的惨败和对林慧莲的恐惧,许多部落态度暧昧,响应者寥寥,但拓跋烈仍拼凑起了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依托狼居胥城及周边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负隅顽抗。

此外,草原的天气也开始变得更加恶劣。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粒,吹在人脸上如同刀割。这对即将出征的大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出征的日子,定在了乾元三年,腊月初八。

这一天,镇北关下!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