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6章 南北殊途(2/2)

杨炯抬起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依旧平静:“陛下说笑了。臣并非不情愿,只是臣晚间还要送辽国使臣北上,交割和约之事关系重大,收复雁门关更是关乎北疆安危,实在耽搁不得。

陛下若是想叙旧,不如等臣处理完这些国事,再陪陛下好好聊聊,以免误了大事。”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在亭中响起,李漟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白瓷茶盏被震得跳了一下,杯中的凉水溅出几滴,落在紫檀木桌面上,留下深色的水渍。

李漟猛地长身而起,凤眸死死盯着杨炯,眼神里满是怒火,声音也拔高了几分:“杨炯!你大胆!”

杨炯迎着她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梗着脖子,直视着她的眼睛,语气里带着几分倔强:“臣只是实话实说,并无冒犯陛下之意。”

李漟见他这般模样,不由得向前走了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顿时拉近,近得能看清彼此眼中的情绪。

她冷笑一声,声音里满是讥讽:“实话实说?我看你是装不下去了吧!从前在蒙学里,你还会替我背锅,如今倒是学会了同我摆郡王的架子,学会了同我谈公事公办了?怎么?不做你的治世能臣了,要做那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了?”

“做什么都行!” 杨炯猛地提高了声音,语气里满是正气,眼神也变得愈发坚定,“只要能让大华的百姓安居乐业,只要能让大华屹立在这世界之巅,我杨炯便是做乱臣贼子,做千古罪人,也认了!”

“哈哈哈!” 李漟忽然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湖心亭中回荡,却带着说不尽的复杂,有委屈,有愤怒,还有几分悲凉。

她笑了许久,直到眼角泛起红意,才渐渐停下,眼神里的怒火却更盛了:“好呀!好一个为了百姓!好一个为了大华!你杨炯真是清高,你梁王府真是高尚!就你们一心为民,就你们能以天下为己任!如此说来,朕就是那昏庸无道、误国误民的昏君不成了?”

杨炯闻言,只是轻轻耸了耸肩,语气依旧直白:“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亦惟君。陛下是明是昏,不在于臣怎么说,而在于民心怎么看。”

“你这是在教训朕吗?” 李漟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眼神里带着几分痛楚,又带着几分倔强,“杨炯,你忘了吗?朕背《君训》的时候,你还在因为偷偷溜出学堂,被先生罚抄《臣规》呢!

那时候你怎么不敢同朕说这些大道理?如今朕做了皇帝,你倒是学会教训朕了!”

杨炯听着她的话,不由得忆起往昔。

那时候在蒙学,李漟总是不安分,要么在学堂上跟先生顶嘴,要么偷偷把先生的戒尺藏起来,每次闯了祸,都要拉着杨炯一起背锅。

有一次,李漟把先生的墨汁倒在了先生的朝服上,先生追查下来,李漟却躲在杨炯身后,让杨炯说是他不小心弄的。

那时候的李漟,眼睛亮得像星星,带着一股子不受世俗束缚的野劲儿,哪里有如今这般满身的戾气?

可如今,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

李漟做了皇帝,身边围绕着的是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她提拔了王钦若、丁谓那样的 “五鬼”,显然是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与梁王府分庭抗礼。

杨炯知道,此刻同李漟说这些,她是绝不会听进去的。

当即,杨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语气变得无比认真:“如今的天下,早已不是从前的天下了。北有辽金虎视眈眈,西有塞尔柱帝国日益强盛,漠北的部落也在蠢蠢欲动,迟早会统一起来。

这天下,已然成了大争之势,留给大华发展的窗口期,不多了。大华经历了两次夺嫡之战,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再也经不起内乱了。”

杨炯顿了顿,眼神里带着几分急切,说得无比直白:“大华想要在这乱世中立足,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推行新政。靠旧有的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我已在西夏建成了不少纺织厂,更是要去海外搜寻新的农物,这些都能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让军队的战斗力更强一些。

同时,大华还要掌控海权,通过海路与海外诸国通商,积累财富;还要用战争和金融的手段,在诸国之间纵横捭阖,为大华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些才是大华此刻最应该做的!”

“我同你,从来都没有什么可争的。” 杨炯的声音放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想要的,不过是大华能成为这世界的主人,让大华的百姓再也不用受战乱之苦,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仅此而已!”

李漟静静地听着他的话,没有打断他。她的手指紧紧攥着龙袍的衣角,手背青筋隐现,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李漟沉默了良久,久到湖面上的风都变得有些微凉,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你说这些话,是认定了朕会阻止你,认定了朕会坏了你的谋划,是吗?”

杨炯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可他的沉默,却比任何回答都更有力量,意思不言而喻。

李漟见他这般模样,只觉得一股气血直冲头顶,怒极攻心,她猛地大吼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却又充满了倔强:“既然在你心中,朕就是那昏聩不明、阻碍大华发展的昏君,那朕若不做个昏君,岂不是让你失望了?!”

杨炯看着她歇斯底里的模样,心中没有丝毫怜悯,反而生出几分厌烦。

他懒得再同李漟争辩,眼神变得锐利如刀,语气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不管是谁,只要挡了我杨炯的路,挡了大华发展的路,就只有一个下场!”

“你要杀我?” 李漟的凤眸猛地睁大,脸上满是震惊,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拳死死握紧,全身都忍不住颤抖。

李漟看着杨炯,眼神里充满了不敢置信,还有几分深深的痛楚,“杨炯,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竟要杀我?”

杨炯没有回避她的目光,眼神依旧冰冷:“陛下若是执意要挡我,那便休怪臣无情。”

亭中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湖面上的蝉儿停止了嘶鸣,风也似乎停了,只剩下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李漟看着杨炯,眼神里的痛楚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决绝。她忽然笑了起来,笑声里满是悲凉:“好,好得很!杨炯,你果然是个狠心人!”

言毕,李漟猛地将身子一转,再不回顾杨炯,只朝着北边宫殿疾行。那浅红缂金龙纹袍裾被风鼓起,扫过玉阶雕栏,飒飒有声,恍若要将这满亭的旧忆痕迹都卷入风中散了。

李漟步履急急,云鬓上的步摇亦不曾晃动分毫,背影里透着一股子决绝,竟似将这半生的纠葛都抛在了身后。

杨炯独立亭中,怔怔望着那一抹红影渐行渐远,终隐入堤岸垂柳烟霭之中。他凝立片刻,方缓缓转身,朝着南宫门踱去。

杨炯步履虽稳,却步步都踏着前尘。虽未回头,袖中手早已掐出深痕。

一个向那九重宫阙,一个往那南宫门去,两下里背道而驰。

湖畔柳丝空袅袅,亭中余香渐渐冷,从此参商不相见,竟应了那句“南北殊途各东西”。

@棉花糖小说网 . www.picao.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棉花糖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